在上周末举行的2015福州国际马拉松上,一名参加该赛事半程马拉松的选手猝死。据统计,这是最近两年来,在国内发生的第8例马拉松跑者猝死事件,而这8例猝死事件无一例外,全部都发生在半程马拉松上。
在为悲剧扼腕的同时,很多跑步爱好者也困惑:为何跑42.195公里的全马没出事,只有21.0975公里的半马却频频发生意外?
危险之源:
认为半马难度低
据2015福州国际马拉松组委会的公告称,20日上午8时40分,参加半程赛的卢某出发至10.5公里后突然倒地。8时42分,医疗点救护车到达现场,发现参赛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持续心电监护和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于8时56分送到就近的晋安区医院继续抢救,但终告不治。这成为近两年来倒在半马线前的第8起半程马拉松跑者。
为何是半马出事多?首要的问题,恐怕是出在人们的认识上。
许多“菜鸟”跑者都认为,半马是全程马拉松打了个五折,难度也相应打了五折。半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下来,全马则必须要有一定的长跑基础。记者有位喜爱长跑的朋友还将自己的微信签名改为“半马怡情,全马伤身”。
这种“难度打折”“半马怡情”的想法,其实比跑马拉松本身更危险。
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现在运营一个跑步训练营,她说,她从不敢让队员轻视半马,“我教育学员,要和全马一样,注意每一公里的体能分配,注意自己的运动能力、心脏的能力是不是够了。”
孙英杰说,有些业余跑者,胆子比他们专业的都大,“我们经受过训练,知道人的极限在哪里,知道身体什么样的状况就要慎重了,相反,很多年轻跑者有些轻视马拉松。”
终点冲刺:
壮年猝死导火索
这8位猝死者,除了都参加半马,还有另外几个共同点:大部分人都是二三十岁左右,除一人外均为男性,平时爱好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好,有一人还是特种兵出身,绝大多数人出事地点都在终点线前4公里内。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陆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他说现在的跑马热一哄而上,很多人根本就缺乏基本的运动常识。
数据上看,极点和冲刺阶段是马拉松猝死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极点是人体感到最难受的时期,心跳及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而冲刺时,选手希望创造好成绩,往往忽视了心脏功能可能出现的问题。
浙江的著名跑者陈盆滨也说,在跑步中,跑者要一直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出虚汗甚至有呕吐症状,就不应该坚持,必须立即停止。”
陈盆滨说见过很多长跑爱好者盲目地追求速度和名次,也有的是为了在朋友中炫耀,他觉得这些人都没有真正领会马拉松的精髓。“我认为业余爱好者出意外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追求速度,跑慢一点,马拉松还是很安全的。”
风险意识:
量力而行保安全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无论参加半马还是全马,都是在挑战体能极限,因此跑马拉松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来“打底”。
但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赖于长期锻炼与积累,还要持之以恒。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就轻易上阵马拉松,无异于拿健康与生命去冒险。
在长期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跑马时还必须力量而行,对身体的一切异常保持高度警觉。
陆建伟大夫提到,对普通跑友来说,跑马最重要的不是跑多快,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当极点出现时,心跳和呼吸加快,一定要适当放慢速度,待身体恢复后再重新加速。
而对于赛事的组织者来说,必须要让申请者提交近期的体检报告,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免责协议,撇清责任了事。
同时在比赛中,必须要有充分的医疗保障。据悉,今年的无锡马拉松,就有选手在比赛中心脏骤停,在接受现场CPR(心肺复苏术)+AED(除颤仪)后成功获救。
此外,像今年的北马取消了半程项目,只设全程项目,拒绝缺乏长跑能力的跑友参赛。而像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柏林马拉松等世界知名马拉松,也全是“全马”赛事。
提高赛事的门槛,自然能大大降低赛事的风险。
2014年3月举行的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上,一名25岁的女选手跑到18公里处突然晕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2014年5月25日举办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上,21岁的大一学生冯某在男子组半程马拉松赛进行到1小时24分钟时出现步伐不稳等情况,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4年7月19日的张家口·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赛中,一名50多岁的“蹭跑者”在半程赛道约18公里处猝死。
2014年12月13日的2014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上,一名30岁的男性在距出发点约20.2公里处突然倒地猝死。
2015年10月25日的合肥马拉松上,一位参加半程马拉松的跑友在临近终点时猝死。据悉,此人以前从未参加过马拉松。
2015年11月15日的2015上饶全国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名选手冲过终点后心跳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5年12月6日的深圳国际马拉松,一位33岁的深圳男子姚某在途中猝死,其妻即将临产。
2015年12月20日的福州国际马拉松,参加半程赛的卢某出发至10.5公里后突然倒地,送医院后终告不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