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青螺山似画,张帆好看海门潮。”古代文人笔墨意象中的椒江,既有清丽婉约的山海美景,也处处可见“市里人饕鱼蟹肥”的承平景象,而在南宋著名文人葛绍体看来,自己家乡更“好是凤凰栖泊处”。
通过“多城同创”、医化行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等一系列铁腕治理举措,“一带青烟护白溪,岭树数声春鸟啼”的图卷在港城重新展开。石潭修竹间,坐落着古色古香的农家书院和文化礼堂,农闲时节,来此读书、看戏的村民络绎不绝。
漫步椒江城乡,一股蓬勃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一幅幅公益广告引人注目,一群群志愿者活跃街头,一座座文化礼堂乡音袅袅……
在椒江人的眼里,“文明城市”从来就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触摸到的城市脉搏。文明,正成为港城最动人的一抹底色。
文明,让城市步入“品质时代”
晨曦中,年过六旬的张大伯打完太极拳,从青年路散步回家。“这些都是英雄事迹啊!”他指着路边围墙上精心绘制的一江山岛战役手绘图说,很生动,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接受历史教育。
润物细无声。不仅城市墙体,道路边的灯杆布幔,是交相辉映的公益广告;村居社区、窗口行业,是“邻里守望”、“道德守礼”的提示牌;打开手机、微信,可以收到文明小知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倡议在每一家餐饮美食店的桌面上;沿街LED、楼宇广告、建筑工地围挡等公益宣传达100%。街头的正能量传递无处不在。
还是这条青年路,一张夜景照片曾于今年春节期间在朋友圈火了一把:挂满节日“流苏”的林荫道,被网友点赞为老城区“最有味道”的一条路,行走其间,仿佛徜徉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上。殊不知这条短短的道路,就进行了人行道改造、公厕改造、污水治理等好几个“手术”,而这只是这座悄然变化中城市的一个缩影。
“96345,我为你服务”——如今,椒江区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正走进百姓的生活中,该中心直属区政府,是全省首个集“政务、民生、公益”热线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开展“一把手”现场接听热线、96345社会观察团及各类公益服务活动,使群众与政府沟通更顺畅,推进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超过3万余件,其中投诉建议案件14130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
借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东风,老粮坊将转身成为未来城市的创意中心;云西公园建成后,市民周末游玩又多了一个好去处;一批老小区“逆袭”成为小区改建的成功典型。
省内首家酒店户外“阳光厨房”直播后厨实况落户椒江,百余家“阳光厨房”基本覆盖全区大中小餐饮企业,老百姓吃得更安心。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上,随着洪家街道首批8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进驻,椒江实现公共自行车站点全街道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启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一系列医疗健康管理“私人订制”服务正式进入椒江百姓视野……
文化,涵养城市人文精神
文明是一种不断提升的市民文化素养,一种朴实无华的道德情感,一种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伴着悠扬古乐,椒江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传来朗朗诵读声。像这样在每周一的晨会上进行集体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活动,该校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家住幸福小区的周永昌大伯,每次听说离家不远的区图书馆“枫山书院”有活动,都要赶去瞧瞧。椒江枫山书院因背依枫山而得名,7年以来已举办一系列活动120场,吸引万余人参加。“我的乡村记忆”农民摄影大赛、“最炫乡村风情”首届村歌创作演唱比赛、排舞大赛等“枫山”系列活动,已成为椒江百姓心中的品牌。
从办好“全民读书月”活动、提供“点单式”宣讲服务、深化“春泥计划”,到推出百姓讲堂、实施“四馆”免费开放、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椒江持续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让全城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让书香、文化时时浸润这座山水港城。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今年4月4日晚,一条紧急寻找丢失河豚的信息在微博、微信被大量转发。因河豚有剧毒,一旦误食,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椒江警民联动开展全城夜寻,7小时内找到失踪的有毒河豚;5月4日下午,为了使一位重症大妈及时送院治疗,当晚这座城市与死神赛跑,网友们接力转发,民警、记者、医护人员奔赴一线,8小时紧急救援不仅让事件圆满画上句号,也让社会被这浓浓的正能量所感动。
和平时代也出英雄。“箱子警察”阮林根当选“最美浙江人——2014年度浙江骄傲”;“就爱多管闲事”的银行职员管正东,18年间抓获1600多个扒手;一群“下水救人哥”不顾个人安危冲入河中,只为营救素不相识的落水女司机;90后女孩周素素捐造血干细胞救温州男童生命……这些“平民英雄”的善举时刻感动着这座城市。
平民英雄的事迹感动人,邻里之间的情感温暖人。椒江自2007年开始深入开展“社区邻居节”、“新开门七件事”品牌项目,累计参与群众已达50万余人次。同时,通过“好婆媳”、“最美家庭”、“我们的家训”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宽容礼让、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爱心,激活每一个文明细胞
“善行椒江”志愿服务是椒江创建的一张城市文明“金名片”,爱心,赋予了这座城市穿越四季温暖人心的力量。
今年9月,一篇《“烟头爷爷”病倒了明天谁来接力呢?》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叫洪荣富,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拿着老虎钳,他每天徒步十多公里在大街小巷上义务捡烟蒂。即便是生病住院,他念叨在嘴边的还是“这段时间好久没去外面了,不知道烟头有没有多起来。”
社会各界接力看望老人,并发起“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倡议。十万余市民自觉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文明创建的队伍中来,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一名名志愿者的接力,一次次志愿活动的展开,在这座城市的文明海洋中荡起了一个又一个涟漪:它是夏日里沿街摆设的一个免费凉茶摊,为炎炎烈日下匆匆赶路的行人奉上一杯清凉茶水;它是街头不管寒来暑往,协助指挥交通、劝导文明的“小红帽”;它会是社区里的“四点半爱心课堂”,无偿帮忙碌的家长照看孩子至家长下班回家;它会是残疾人工疗站里,手把手帮助这个特殊人群获得自食其力能力的耐心、爱心……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服务。椒江借鉴网格化管理理念,以打造“5分钟志愿服务圈”为目标,将志愿服务队伍从村居社区向居住小区、网格片区拓展,目前共建立志愿服务点3000余个,实现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同时整合资源,创新推出村居志愿服务人才库等全新工作载体,服务内容普及化、服务要求平民化、整体运作长效化。全区“人人从善、人人向善”的社会氛围浓厚,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原标题: 文明绘就港城幸福底色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