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台州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抗币收藏日渐走俏
2015年09月11日 来源: 台州商报
【摘要】 “抗币”也叫“边票”、“边币”,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所发行的货币。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和抵制敌伪票的侵入和流通、保护根据地人民的财产,分别设立了自己的银行,发行了货币。

  “红色收藏”系列报道③

  见证抗战历史,牢记浴血岁月

  抗战时期,大家印象中更多的是战场上战火纷飞,而实际上,还有一场围绕金融打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抗币”也叫“边票”、“边币”,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所发行的货币。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和抵制敌伪票的侵入和流通、保护根据地人民的财产,分别设立了自己的银行,发行了货币。

  抗币种类繁多,流通时间较短,再加上大多都只在一定区域内流通,因此存世量并不多,品相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红色收藏走热时,这一特殊的门类也逐渐走俏。

  我市著名的钱币收藏家沈江先生告诉记者,每一张抗币的发行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抗币见证着抗战历史,能让人们牢记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

  商报记者朱玲巧文/摄

  特殊年代,钱币的复杂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大动荡,造成钱币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段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在沈江的讲述中娓娓道来:

  一方面,当时在中国历史上通行了两千多年的铸币形态——方孔圆钱仍在流通使用,但各地粗制滥造,毫无规矩可言,版别杂乱无章。

  另一方面,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就开始在华设立银行,并发行纸币。外商银行的纸币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有的专门发行在华通用的纸币,以中国货币单位为单位,如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华银行、花旗银行等;有的由以外商所在国的货币为单位,如俄国的卢布、日本的金票等。

  再者,中国自身的纸币,除商业银行发行的兑换券外,各地民间的银号、钱庄、当铺,甚至其他商号也都在发行银票钱票以及各类代用券,印制和发行的混乱,到了无法统计的程度。

  辛亥革命以后,纸币的统一仍然没有实现,整个民国时期,除了中央银行、地方银行等代表政府发行的纸币以外,各类商业银行(包括外商银行)也发行纸币,还有各类军用票。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各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

  “1937年冬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创建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自1938年起,新四军和一部分南下的八路军深入敌后,逐步建立了苏中、苏北、淮北、淮南、豫鄂边、苏南、皖中、浙中、琼崖等抗日根据地,并根据形势需要,发行了各地区的抗日根据地货币。”在沈红的收藏目录中,记者就见到了不少这些抗日根据地的抗币。

  在沈红收藏的这些抗币中,记者发现,当时印制的这些纸币五花八门,既有正规印刷厂印制的银行兑换券,也有土法印刷因陋就简的代用券,纸张的优劣,票幅的大小,差异极大,纸币的面值升迁变化无度,面值小的有几分钱,面值大的有几千元。

  因为抗币诞生在特殊的时期,这些抗币也烙上了历史的烙印。在这些抗币上,记者看到了“有钱出钱,抗日救国”等具有时代气息的口号。发行货币的机构也五花八门,既有地方政府,也有临时经济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有些抗币连正规的货币都算不上,只用流通券、临时兑换券等名称代称。

  “抗币”打破了日军经济封锁

  抗币是中华货币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中华民族货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时,日本曾专门在中国设点制造假币和伪政权的货币,企图造成中国通货膨胀,把金融搞垮,对当时的中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抗币的发行对稳定地区物价、打破敌方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沈江说。

  每一张抗币的发行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抗币见证着抗战历史,能让人们牢记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

  抗币的印刷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大多图案简单,印制粗糙,防伪性很差,谈不上什么水印,大多只能靠上面的编号、印章来鉴别,但是当时抗战区的假币却比较少,这是为什么?

  “解放区的纸质虽然差,但在造纸的过程中运用了当地植物,比如桑树等,纸张比较特殊,日军倒是没办法模仿。再加上抗币更新换代快,种类繁多,发行量和发行区域都非常有限,一般只有在解放区和根据地的范围内可以用,流通时间长则一两年,短的则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收回了,造假也没有必要。”沈江说。

  这些抗币虽然发行流通时间短、范围小,但对保障各根据地的军政费用,有效地开展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倒是现在,抗币市场行情上涨,出现了一些造假。”他说。

  抗币收藏日渐走俏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全国上下百废待兴,银行之间开始合并,一些小众发行的抗币开始集中兑换和销毁,真正留下来的就不多了。新中国成立后各根据地银行相继合并重组成立了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抗币”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抗币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着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抗币也因此被称为人民币鼻祖。

  如今,抗币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却进入了收藏的领域。对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视,也让“抗币”迎来了提升的价值。

  “由于受物质条件限制,抗币这些红色货币大都图案简单,印制粗糙,防伪性不强,但它们都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学习中国革命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实物教材,具有独特的收藏和研究价值,收藏前景看好。”沈江说。

  由于其不可复制性和珍贵的价值,近来市场上“抗币”的价格均上涨飞速,万金难求。

  在沈江的藏品中,有一张晋察冀边区银行伍仟圆兑换券。此前,北京诚轩春拍中,同样的一枚抗币现场5000元起拍后,被数位竞拍者一路追逐至30.24万元,成为纸币部分最高成交价。

  不过,沈江认为,和第一、第二套人民币高炒作以及造假泛滥相比,抗币还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间,随着大家对抗日题材的关注,抗币还会是一个较火的题材。

 

原标题: 抗币收藏日渐走俏

标签: 银行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