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珠海情侣路。(资料图片)
打造“一都三城”·他山之石
“中国最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头顶这些光环,珠海凭借的是什么?珠海的幸福感源自哪里?
阳春三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随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新闻采访团,走入珠海,解码珠海。通过多日的观察、交流、走访发现:幸福珠海,环境优美是基本要素,经济发展是物质基础,人居和谐是关键要义。
生态:抓顶层,重基层,构建环保全局网络
斩获重重荣誉的榜单,折射出生态宜居已成为珠海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国品牌。珠海好空气更是为市民津津乐道。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88.4%。
“珠海市历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珠海市环保局副局长王玲说,这个“历来”是自珠海成立特区30多年以来,可以说,今天的成就靠的是持之以恒。
2012年6月,珠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决定》,要用4年的时间,分三步走率先创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2012年通过环保保护模范城的复查,夯实好创建基础;2014年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2016年率先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
按部就班地,珠海已经完成第二步,正向着第三步迈进。
“我们建立了珠海环境宜居委员会,由公务人员、专家和公众代表三部分人组成,作为市政府环境宜居重大事项的审议咨询机构。”王玲介绍,珠海为生态宜居付出的努力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与北京大学共建全省首个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生态文明珠海研究院,完成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研究;率先在全市中小学设立了生态文明课程;发动企业与社区、学校结成“减碳对子”;环保志愿者的人数多达7万人……
3月30日,珠海市环境宜居委员会首次发布了“生态环境指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珠海又创新方。该指数包含珠海7个行政区和经济功能区的环境空气指数、水环境指数、公众投诉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综合)、生态环境提示等信息。珠海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以区为单位每周发布生态环境指数的城市。
启示台州:
顶层设计、注重落实、民主参与、全民发动……借鉴珠海经验,台州需要把环境治理和保护从“政府主导”逐渐引导为“全民参与”,在高起点奠定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创新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发动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使低碳、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整个城市形成“环保自觉”。
生产:以绿色经济打造“三高一特”生态产业链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推进环境宜居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离不开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保障。
《2015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骄傲地写道:“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7.3亿元,增长10.3%。人均GDP预计超过1.8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3亿元,增长23.6%。GDP和预算收入增速均居珠三角第一。”
在生态保护毫不含糊的同时,经济增长也毫不示弱。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珠海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构建了‘三高一特’生态产业链,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王玲说。
所谓“三高一特”,指的是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这些产业本身都具有低碳型、循环型、节能型的特点,珠海在尊重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寻求一种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推动“蓝色珠海、科学崛起”。
不仅是速度,珠海经济的质量也正不断提升:2014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布局日趋合理,香洲区的办公自动化和打印耗材,高新区的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金湾区的航空、新能源客车和生物医药,高栏港经济区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石化工业,斗门区的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先后成为国家或省级产业基地。
现今,自贸区试验落子横琴,港珠澳大桥时代加速到来,海洋强国战略稳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起航……多重“国家机遇”叠加,孕育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启示台州:
拒绝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新产业。珠海的实践表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群、打造高品质生活,是实现宜业宜居的一条良好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而长久地拥有“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
生活:着眼切身需求
提升民生福祉
“我们的公交车,60岁以上的老人,不分外地本地,一律免费。我们的教育,不是九年义务教育,而是十二年义务教育,未来还想把幼儿园也纳入进来。”珠海市人社局副局长程智涛说,“这在全国都是为人称道的。”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惠民生,是终极指归。去年,珠海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九项民生支出172亿元,增长13.8%,占比提高到63.6%。
走在珠海的城市名片情侣路上,处处可以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道路沿线,注重将山、海、岛、城等资源组合,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小型体育公园、大面积的草坪将道路与机动车道相隔、便捷的自行车租赁点、干净的公共洗手间、热闹的沙滩酒吧与音乐喷泉……
清晨或者下班以后,伴着咸咸的海风和海浪声,沿着近30公里的浪漫情侣路走一走、跑一跑,已成为珠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与情侣路组合,构成珠海市民“健身娱乐圈”的,是绿道和社区公园。
从2012年起,珠海市香洲区计划用5年时间在城区建设132个社区公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经先后建成60多个大大小小的社区公园。这些社区公园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户外健身拓展空间,更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议事、交流、互助、参与社区管理的公共生活平台,进一步密切了社区邻里关系。
“社区公园建得非常好!老百姓出门就可以参加运动,又不用花钱,这样才能做到全民运动、全民健身。”这是84岁的香洲居民胡世堂老人的心里话。
启示台州:
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是所有发展的落脚点。从珠海的经验得出,做好百姓切身利益之事,方能赢得“宜居”的美称。台州也应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原标题: 珠海: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创宜居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