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在全局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去把握,才能更加清晰。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浙江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处处涌动改革热潮。细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盘点一个个影响全局、关系长远、切中要害的重要制度规范,我们信心满怀、坚定前行:浙江,这艘进入“深水区”的航船,正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劲风,向着“两富”、“两美”的目标劈波斩浪、砥砺奋进。
坚定改革信心,掌握改革方法
“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是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宏大工程,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把顶层设计贯彻到基层实践,推动中央的重大改革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同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两部专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结合起来,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改革的科学思想体系和重要工作方法。
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省委召开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目标路线、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全会闭幕当天,省委就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对象扩大到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会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正确方向、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前进动力、创造活力、发展潜力。
2014年4月1日,省委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专题报告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听取报告。会上,夏宝龙书记作辅导报告,并明确提出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坚持“八个着眼于”改革路线,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为浙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板。
2014年8月30日,省委再一次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夏宝龙书记强调,浙江要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有效供给。
李强省长、王辉忠副书记等其他省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反复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亲自牵头推进一些重大改革事项。
短短一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并在多次重要会议和调研活动中专门强调改革问题,不仅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而且传授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省委顾大局、观大势、谋大事,通过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改革决心、汲取政治营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改革部署,“处理六大关系”、“坚持四个推进”、“从三个方面改起”、“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引导干部群众共同想招、一起发力”、“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等,浙江的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着凝心聚力的程度和改革推进的力度。一年来,省委高度重视改革的思想发动工作,层层开展宣讲,在全省迅速形成领导带头讲、专家深入讲、基层宣讲员广泛讲的格局,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抓改革、促转型、惠民生上来。
全体省委常委、副省长带头分赴省部属高校、各地宣讲中央改革精神。在高校,省领导不仅宣讲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而且阐明有关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大大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改革决心。在各地,省领导结合实际强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指导地方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活力,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举措,为各地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地纷纷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百姓宣讲团,以读书会、微党课、微讲堂、微故事、相声小品、歌曲舞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开展宣讲。宁波组建499支宣讲队伍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宣讲活动,温州8000多名市民宣讲团成员随时随地灵活宣讲,义乌组建“乡音”宣讲团面向外来建设者宣讲。
最大红利的共识不断凝聚,昂扬奋进的力量不断积聚,雷鸣之音正奏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黄钟大吕。
画好“施工图”,实行“项目制”
起跑影响全程,开局决定全局。
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夏宝龙书记强调:“改革有没有成效,必须用事实说话、拿成果表明。要像抓工程项目那样,成立指挥部,倒排时间表,设定目标值,画好施工图,一锹一镐、一砖一瓦地扎实推进,确保各个改革项目善做善成、取得实效。”
全会闭幕一个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成立由夏宝龙书记担任组长、李强省长和王辉忠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省委改革办和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7个专项小组。“指挥部”成立后,迅速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职能,从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架构,到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再到确定改革项目、明确责任分工,紧扣中央改革节奏,精心谋篇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2014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定〉重点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将全会确定的293项重点改革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时间进度和目标要求。
——2014年3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委、省政府领导重点调研课题》、《省领导牵头抓改革发展重要工作落实分工方案》和《省领导联系省级产业集聚区、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方案》等“三重”工作方案,把重点课题、重要工作、重大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明确提出今明两年要着重抓好48项改革重要工作。
——2014年3月,夏宝龙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和7个专项小组2014年改革工作计划。在这8个文件中,进一步细化了改革的年度重点任务和举措。
——2014年5月,省委办公厅印发《浙江省2014年重点突破改革项目》,确定22个最具有突破性意义、最能带动各自领域改革全局的改革事项,作为上半年和全年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集中精力打攻坚战,以此撕开口子、打开局面。
“293+48+22”,一串数字构成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准布局。
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看准了,想定了,经实践检验确实行之有效的,就要抓紧决断,形成普遍适用的制度成果。”夏宝龙书记强调。
在嘉善县干窑镇有一条出了名的“墨汁河”——新泾港。10多年来,黑如墨汁的河水和刺鼻的臭味,始终困扰着沿岸的160多户村民。夏宝龙书记为此“三查新泾港”,深入实地指导治水。2014年,镇党委、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开展集中整治,新泾港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为巩固新泾港整治成果,该镇建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河长的“河长制”、沿河户长共同参与的护河机制和企业生产污水、农户生活污水分类处理的排污机制。像嘉善一样,全省许多地方在集中整治基础上,探索构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巩固和发展“五水共治”成果。
南浔现代木业产业园,曾经是一个农房、作坊混杂区块,乱搭乱建较多,“插花”问题突出。去年以来,湖州南浔区坚持规划引领、拆用结合,对该区块实施“腾笼换鸟”式的整体拆迁改造,拆除14家无证无照企业、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改造旧厂房6000余平方米,成功打造小微企业产业园,不仅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为集聚高端要素腾出空间500余亩。目前已引进规上企业26家,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83亿元,创造利税8.1亿元,发展增速达25%。当地干部群众说,这是“三改一拆”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2013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拆改工作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探索建立健全防范和控制违法建筑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无违建县”创建活动,为持续推进“三改一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累计拆违3.17亿平方米,整改3.73亿平方米。
2014年2月,总投资63.8亿元的年产1500万只新型高强高韧汽车铝轮毂项目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动土开工,这意味着浙江巨科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回归浙江,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已累计到位资金10.2亿元。“浙商回归”是省委、省政府的“一号工程”。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浙商回归”组织领导机构、目标责任机制、季度督查机制、排名通报机制、项目落地机制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浙商回归”步伐明显加快。
全国首条百吨特种纤维生产线在宁波投产,全球首条石墨烯产业化生产线在宁波建成……伴随着这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一家家新型高科技企业的诞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国内外声名鹊起。作为建所仅仅10年的“新生代”,能取得这样的重大成果,主要得益于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横亘在基础研究发明发现和产业化商品化之间的鸿沟,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噩梦时代”。为推进创新引领转型,省委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着力破解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适应“四不”问题,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快浙江转型升级步伐。
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创新驱动、治气治堵等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拳拳相接,招招命中,直击制约浙江转型发展的要害。借全面深化改革的助力,转型升级“组合拳”持续精准发力、强势推进,浙江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一步步从体制机制上得到破解。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必须在重点突破的同时整体推进改革。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山区,全面深化改革正以雷霆之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突破前进,各个重点改革项目捷报频传。
——在经济领域,稳妥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置换机制,推进村级经济合作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开发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全省市场主体突破400万户;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探索“亩产效益”评价排序导向机制,完善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编制完成《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指导目录》,“信用浙江”网重新改版上线,信用平台企业信用档案的日均查询量超过9万次,最高时达25万次。
——在民主法制领域,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率先完整公开省级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出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率先搭建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模式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代表联络站建设有序推进;深入推进政协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在全国率先制定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制定实施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界别与省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出台了防止冤假错案33项制度;积极探索劳动教养废止后对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办理机制。
——在文化领域,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制定并实施浙报集团和广电集团媒体融合工作方案,“浙江新闻”移动客户端、“浙江发布”网络平台成功上线,截至2014年12月底,“浙江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近510万;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双十举措”,实施“百校联百镇”活动,在学生中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双导师制;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合力,强化网上正能量传播,成功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深化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
——在社会领域,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我省被教育部列为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市,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统一高考招生考试将不再分文理,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全省已有47家县级医院分别与28家省、市级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办医关系;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统一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从2014年1月1日起,全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建立了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制度,出台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意见,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扩面提质强效;建立综合治理进京非正常上访问题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依法处理进京实施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指导意见》;健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体制机制,全面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全部挂牌运行。
——在生态文明领域,建立完善“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恶果严惩”、“多元投入”的体制机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完成并率先通过验收,市县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全面启动,取消了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化、淳安等地的GDP总量和工业经济考核;完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出台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环评机构市场化改革;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健全打击环境犯罪协作机制和部门间案件移送机制,建立环境信访和应急信息搜索与预警机制,成立浙江省环保联合会,2014年我省环境案件数和拘留人数均占全国半数以上,成为全国环境执法最严省份。
——在党的建设领域,修订完善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注重考虑转型升级和经济质量效益,强化对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考核,区分不同发展条件和区域,实施分类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机制,按照4%的比例随机抽查;建立健全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出台浙江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规范并严格执行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方面的具体制度;落实各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派驻(出)体制机制,理顺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党组、机关党委、机关纪委的关系,完成派驻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改进巡视工作制度,实现巡视全覆盖。
一项项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如风卷残云般除顽瘴、克痼疾,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力量智慧的源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浙江的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2011年6月,兰溪洪水围城,城区江水倒灌,13万人大转移。
2012年,浦阳江水质劣于Ⅴ类水占河段总长65.3%,浦江成为全省水质最差的县。
2013年2月,有人在网上宣称,愿意出20万元请瑞安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一时间,“寻找可游泳的河”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
2013年10月,余姚严重内涝,70%以上城区被淹,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群众的呼声就是改革的命令。面对日益严峻的水患,省委、省政府毅然作出治水倒逼转型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治理浦阳江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进“五水共治”,积极探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机制,用制度改善水环境、配置水资源、搞好水生态、防范水灾害,保障“水”的长治久安。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由水患倒逼改革,用改革解决水患。兰溪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着力建立和完善防汛防洪责任体系、工程体系和保障体系,彻底解决了几十年难以根治的洪涝灾害。浦江县集中整治水晶加工业,健全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机制,浦阳江同乐段水质达到Ⅲ类水或以上标准,曾经的“牛奶河”成为可游泳的河。余姚市健全“东泄、南蓄、北排(西分)、中疏、低围”防涝排涝机制,全力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在去年一次平均降雨量达205毫米的强降雨中未出现明显内涝。
改革决策与群众需求同心同向,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已经深入人心,不仅是妇孺皆知的响亮口号,而且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社会治水捐款达到19.3亿元。
一些老同志在考察“五水共治”工作后感慨地说,现在的水环境问题是当年粗放发展留下来的后遗症,现在省委、省政府抓“治水”抓到了点子上,做了当年想做又没有条件做的事情。
开化县马金镇姚家源村党支部书记姚文军为此撰写横幅:“治水造景天经地义,建好制度一劳永逸。”
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浙江的改革,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2014年7月30日,省委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群众参与机制。重大决策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对城乡规划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和博客、微博、微信、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或社会公示、民主听证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扩大重大事项决策的民意基础。
省政府十分重视每年在省“两会”上提出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为谋划好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从2014年10月16日开始,李强省长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连续发出三封公开信,面向全省人民征集2015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民众提出近7000条留言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请民众在初步筛选的16个方面民生实事中投票选出10项,将把投票集中的优先列入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发动全省8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主题活动,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近7000条,其中涉及我省地方性法规的有1366条。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省人大常委会确定需要修改或废止91件地方性法规,现已修改24件,废止8件。
2014年,我省首次组织三级政协联动监督,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工作,组织政协委员以小分队、小团组的方式进行明查暗访,实地查看10877个村、8679条河(江、溪)、5991家企业,发现各类问题7585个,提出建议7463条,被采纳5289条。
钱花哪里群众有话说,群众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每当夜幕降临,很多温岭市民习惯聚在锦屏公园和湖心公园散步、聊天。这两个公园之间,曾有一个投资1000万元的项目被民意“叫停”了。
那是在温岭市建设规划局的部门预算民主恳谈会上,眼尖的代表发现,建设湖心公园至锦屏公园的绿化工程计划1000万元被安排进了预算方案中。
“一个公园的配套设施项目,投入千万元,值不值?”市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异议。
几个月后,代表们在市建设规划局公示的预算细化表上发现,公园绿色工程和另一个被很多代表建议缓建的移山工程预算已经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们普遍提议的东月河防洪和老街拆迁等项目。
温岭市在乡镇(街道)和部分市直属部门全面推行参与式预算改革,组织人民群众以民主恳谈等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协商,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实质性审查,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绩效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尊重实践,尊重创造。浙江的改革,始终坚持试点先行,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制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基层探索实践,切实把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是浙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夏宝龙书记强调:“摸‘石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试点,通过试点了解‘水情’、摸清‘水深’、熟悉‘水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围绕一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精心选择若干市、县(市、区)开展试点,加强总体谋划,加大探索力度,积累实践经验。
2014年3月7日,富阳市在网上公布“权力清单”,成为全国首份“晒出来”的县级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制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行政审批。该市原有150个审批职能科室、88名分管领导,如今只剩下44个行政许可科、35名分管领导,而且都集中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内,市民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富春第八小学筹建组李先生说:“以前,一个项目的前置审批可能要花七八个月,现在只要两三个月,时间大大缩短。原来部门审批需要5天,现在最快只要1天,最慢也不会超过3天。”
2013年年底以来,海宁市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建立以企业亩产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等方面出台实施差别化的激励和倒逼政策。此改革方案实施后,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有的加速“机器换人”,有的主动让出空闲土地,有的收回低效用地重新引入优质项目,有的积极寻找兼并重组伙伴。201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海宁市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经验在全省24个县(市、区)推广。
同富阳、海宁一样,绍兴柯桥区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嘉善县的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开化县和淳安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德清县的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平湖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台州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舟山群岛新区、嘉善县、海宁市、绍兴柯桥区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一系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举措,正在通过试点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全省面上铺开积极“试水”、创造条件。
蹄疾步稳,善作善成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持续的攻坚战,不仅要有勇气、拼胆识,而且要有韧劲、能抓实。在具体工作中,不能有“也许大概可能差不多”的模糊和笼统,必须深化细化具体化,去“虚”、去“空”、去“粗”,既要画饼,更要做饼。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改革任务的督办落实。2014年7月18日,开局之年进入半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总结我省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对年度重点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对账盘点,提出下半年改革工作的举措和要求。夏宝龙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改革领导机制、责任机制、督查机制和推进机制,从流程上保证工作对接无缝隙,从责任上保证工作落实无盲区。”
2015年1月5日,新年的第二个工作日,领导小组就召开第四次会议,听取22个重点突破改革项目和48个改革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改革工作。夏宝龙书记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以更高的标准、法治的思维、务实的行动、大无畏的精神,塌下心来抓改革,千方百计出实招,使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聚焦、聚神、聚力,务必落到人、落到事、落到位,真刀真枪抓好落实。要紧盯制约浙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痼疾顽瘴,准备打几场改革攻坚战,谋划打几年改革持久战,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不竭动力。”
各地也普遍成立指挥部,制定任务书,明确目标值、时间表、施工图和责任人,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改革举措落地,“改革红利”在浙江大地加速释放。
——在杭嘉湖绍地区,杭州积极创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嘉兴着力推进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率先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合作;湖州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绍兴围绕“重构产业、重建水城”深化改革,完善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和推进网上并联审批、项目审批代理和预审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宁波舟山,创新港口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做亮长江经济带“龙眼”;宁波深化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完善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开展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舟山积极创建江海联运中心、民营绿色石化基地,构建大部制扁平化管理体制,开展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零收费改革试点,完善岸线海岛海域使用权统一收储机制。
——在温台沿海,温州在艰难前行中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出台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资金投资难“两难”问题;台州创新小微企业金融发展模式,争创国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在金衢丽地区,金华建立健全浙中城市群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国际陆港发展机制,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创设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邮件交换站;衢州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完善全市域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机制;丽水探索建立生态效益评估与碳减排交易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的激奋钟声犹在耳边回荡,我们不禁畅想:在浙江这片改革的热土上,“阿里传奇”将不断被复制、被续写,无数精彩的创业创新故事正在火热的实践中创造出来。
改革再扬帆,深水再起航。让我们持续精准发力,共同铸就浙江改革的下一个壮丽华章!
原标题: 浙江:改革再扬帆 深水再起航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