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基风大小雨”“大荆村无雨微风”“观音礁村无雨风小”……7月8日21时25分前后,台风“丹娜丝”在温州洞头沿海登陆。彼时,在该区大门镇防台风雨情微信群里,村干部正实时播报着当地最新的风雨动态。“我们坚持‘人防+技防’双保险机制,在技防同时,由村干部每小时实时播报现场情况,确保风险预警无死角、无盲区。”大门镇相关负责人说。
台风“丹娜丝”虽已登陆,但次生灾害防御的警报仍未解除。当日,温州全市共转移117875人。21时40分,风雨又逐渐加大,狂风裹挟着暴雨拍打窗户,洞头区防汛防台指挥中心内灯火如昼,电子屏上雨情水情数据实时滚动更新,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对讲机呼叫声交织一起。一道道指令实时下达:各部门、街道(乡镇)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动态;加密山塘水库等重点地段巡查检查频次;加强应急准备工作,对物资进行再检查、设备再调试、力量再充实,确保关键时期能够调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从发出转移指令到人员全部转移到位,一年比一年快。”洞头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彭德金说,基于前期气象数据与路径模拟分析,此次台风极有可能正面袭击洞头,因此他们果断实施提级管控措施——在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阶段即提前启动人员转移预案。截至7月7日16时,全区通过“网格化+数字化”双轨排查机制,累计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群众4908人,实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外面风雨交加,洞头启用的11个安置点内却暖意融融。“吃宵夜啦!”22时左右,随着香气飘来,大门新城实验学校安置点志愿者搬来了多袋面包。大门镇副镇长刘强介绍,除了三餐,晚上还特意准备了夜宵。而安置点的“娱乐清单”同样丰富:室内篮球场上,年轻人挥汗投篮;电影放映区,不少人围在屏幕前观看经典影片;阅读角里,有人翻阅书本……“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细心与温情。”来自江西的郭珍风竖起大拇指。
23时45分前后,台风“丹娜丝”在瑞安沿海再次登陆。瑞安开放避灾安置场所419处。在位于塘下镇的新华中学教室内,原本摆放整齐的课桌椅被推至教室四周,腾出中央空地;讲台上,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和面包摞在一起;几十张应急地铺整齐铺开,淡蓝色的被褥在应急灯下显得格外柔和……学校教室成为附近建筑工地工人们临时的家。
温州的夜,风雨里有温情。
动起来,排查风险隐患
进村入户转移群众
8日下午起,丽水多地连续出现大范围降雨。丽水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日18时,全市共转移危险区域人员3032人;市本级、青田县、缙云县、莲都区、丽水经开区、景宁县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其他县(市、区)均已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丽水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村、落实到户。遂昌县石练镇党员干部深入走访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认真查看房屋安全情况。松阳县竹源乡后畲村党支部书记叶火法组织村干部进行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查看情况,并展开评估,对有安全风险的人员进行劝导转移。庆元县隆宫乡组织95名乡、村干部全员下沉一线,开展拉网式巡查排险工作,针对风险区域逐一布设警戒线、警示牌,提醒村民和过往群众。截至目前,庆元已完成转移670人,其中系统内风险点应转尽转336人,扩面转移334人。青田县公路部门积极开展台风登陆前的公路巡查、边沟清理等作业。在S218汤垟段,检查人员一行对沿线的涵洞、边沟及边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截至发稿时,青田县公路部门已巡查3808公里,清理边沟1447公里,排查涵洞1058处,排查高边坡、高挡墙262处。
不间断巡查船舶安全
8日9时30分许,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内,千余艘船只整齐停泊,躲避台风“丹娜丝”侵袭。为确保船只安全,普陀区海洋行政执法中队检查组乘渔政船出海巡查,10分钟后便破浪抵达鲁家峙大桥附近水域。
登上一艘船后,检查组组长朱贤军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船艏,蹲下身仔细查验每一节锚链的连接点,又用力拽了拽碗口粗的缆绳。“台风天最怕渔船走锚,一定要做好锚泊加固工作。”他边检查边叮嘱身旁的船员。随后,检查组又来到轮机舱和驾驶台,逐一检查动力设备、消防救生设施及船员值班情况。当天,普陀区派出两艘渔政船在港内不间断巡查,为千艘船只筑起安全防线。
截至8日17时,舟山海事部门已累计出动执法船艇42艘次、执法人员534人次,检查船舶166艘次,发布防台预警信息3.8万余条;全市70条航线中,有46条停航。当天,全市53个水上施工项目全部停工,景区所有水上项目暂停运营。
腾库容预留调蓄空间
8日,三门县珠游溪西区液压翻板坝枢纽,长达108米的液压翻板坝已全面开启泄洪模式,原本拦蓄的库区水位快速下降。
作为三门流域面积最大的行洪通道,珠游溪的防汛作用至关重要,而其配备的液压翻板坝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坝能够通过灵活调节坝体高度,在台风影响期间迅速降低河道水位,确保洪水能够顺畅下泄,从而有效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为整个区域的防汛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
为应对台风“丹娜丝”可能带来的强风雨影响,保障主城区防汛安全,三门对珠游溪、海游港等关键河道的液压翻板坝实施科学调度,提前降低水位,全力腾出库容,筑牢防汛防线。
“针对台风‘丹娜丝’可能引发的持续性降雨,我们已提前完成城区泵站的全面检修保养,主城区所有液压翻板坝均已开启泄洪。以西区液压翻板坝为例,其坝体高程已从2.5米降至0米,这一操作既能有效应对即将到来的长时间降雨,又能提前降低上游水位,为整个防汛工作赢得主动。”三门县水利局海塘运行事务中心副主任梅洋表示,截至目前,珠游溪、亭游溪的水位已较前日出现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河道已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强降雨预留出了充足的调蓄空间。
送温暖,你我携手同行
酒店无偿安置转移人员
蒜蓉粉丝虾、酸菜鱼、回锅肉、紫菜汤……8日12时许,温州洞头蓝海湾度假中心餐厅内,来自东屏街道、北岙街道的55名安置人员正在享用午餐。台风“丹娜丝”裹挟风雨而至,这一处避风港里,暖意却悄然蔓延。
“杨叔,昨晚住得怎么样?”吃饭的间隙,蓝海湾度假中心负责人、洞头溢香应急救援队大队长杨森权对着一名老人细心地问道。“吃住都在酒店,住得很安心。”71岁的杨朝边说。
东屏街道半屏社区有多处地质灾害点,往年台风来临,居民大都会转移到社区的学校、文化礼堂等避灾安置点。“安置点都是行军床,而安置人员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住起来很不舒服。”2023年,洞头蓝海湾度假中心开业后,杨森权便主动联系社区,免费腾出酒店房间给安置人员休息。这是他第三年敞开大门,与街道、社区携手,将酒店变为“临时之家”,为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遮风挡雨。
“独享空调房,还有一些室内玩乐项目,大家过来待得住,所有工作开展起来都比较顺畅。”东屏街道半屏社区干部林举富说,街道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负责人员登记、安全巡查等,杨森权团队则全力做好住宿、餐饮保障,双方分工协作,努力让大家在台风天里住得舒心、安心。
7月8日,路桥区蓬街镇党员干部在启明村帮助农户开沟排田间积水。通讯员 蒋友青 摄
热菜热饭给老人送上门
“雨大,防雨布一定盖严实喽,出发前再仔细检查一遍。”8日中午,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古街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食堂里,食堂负责人冯宇一边忙着和工作人员打包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叮嘱送餐员。
该食堂是服务老年人的社区食堂,平日里每天有230多名老人在这里就餐。在台风来临前夕,古街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食堂便启动应急预案。“平时,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特殊情况,我们就有送餐上门的服务。”冯宇说,考虑到台风天风大雨急,他们以电话预约的点单式送餐服务,为老人送餐上门。
中午11时许,住在十里长街的吴奶奶家门铃响起。“原先我还担心台风影响,饭不能准时送到家里了。一到饭点就上门了。”接过冒着热气的餐盒,看着送餐员头发上的雨珠,老人不住道谢。84岁的吴奶奶是社区食堂的常客,也是送餐员最熟悉的面孔之一。
据了解,这两天,社区200多名老人依旧吃到了古街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食堂提供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7月8日,暴雨造成黄岩区院桥镇一路段短时积水,民警帮助群众推车。通讯员 喻跃翔 摄
保生产,尽量减少损失
万亩早稻忙抢收
8日,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田杨陈村的施郎水稻农场内,3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作业。
“台风要来了,稻子成熟度已经达到95%,现在收虽然早几天,但总比倒伏强。”种粮大户邹柏根说,三台机器一起干,当天必须抢收完130亩稻子。
农场另一侧,几名工人正在苗床间忙碌。邹柏根说,这批秧苗再养两天就能下田了,收完早稻就开始整地,一年中最忙的“双抢”时节就到了。
“今年亩产约900斤,比往年增产100斤,但台风可能导致倒伏,必须争分夺秒。”镇海区农业机械化管理站负责人说,该区农机部门已全员出动,督促农户抢收,并协调运输、仓储等环节,确保颗粒归仓。由于台风带来阴雨天气,稻谷含水量高,烘干时间比平时增加了20%。目前,镇海全区已调配6个烘干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确保抢收的早稻在10至15天内完成烘干。
农险赔付3小时内完成
8日18时33分,乐清市虹桥镇的水稻种植户林老伯收到了一笔10000元预赔付款的到账通知。从报案到赔付,整个过程仅用2小时53分钟。
受台风“丹娜丝”影响,林老伯种植的早稻出现大面积倒伏。想起自己购买了水稻种植完全成本政策性保险,当天15时40分,他向保险公司报案。人保财险乐清支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虹桥营业部负责人带领农险理赔团队实地开展田间查勘。经现场测量核实,林老伯的水稻倒伏面积约150亩,达到理赔标准。
台风灾害具有紧急性,理赔的绿色通道当即开通。人保财险乐清支公司副总经理倪辉介绍,通过“现场查勘+线上审核”的快速处理模式,不需要大量理赔材料,审批环节也全面压缩,常规需要多个工作日的理赔流程缩短至3小时内完成。实际上,林老伯收到的快速赔付是由保险公司先行为农户提供的资金支持,“预赔付”加快了理赔的速度,而后续根据最终定损结果还会进行差额补赔。
据介绍,乐清已实现水稻种植完全成本政策性保险参保率100%全覆盖。连日来,人保财险乐清支公司已组织10支农险查勘小组分赴各受灾乡镇(街道),争取做到“快查勘、快定损、快赔付”。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