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是老年人的刚需,尤为重要。
近年来,台州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集医疗护理、康复理疗、健康管理、长期住养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模式。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更有“医靠”。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
明亮的病房,清新的空气,适老化的洗浴间……台州市康复医院医养中心里,每一处都从细节出发,体贴地照顾老人“医”和“养”的需求。

王奶奶今年97岁,在家多次跌倒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前两年入住这里。
“入住前,我们会对老人进行详细评估,以确定老人需要的服务类型和照料护理措施。”护士长陈巧回忆,王奶奶刚来时,日常生活能力存在问题。“她年轻时当过校长,自尊心比较强,无法接受自己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实。当时她向我们提出,想要有尊严地活着,希望能脱离床面,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
经过骨康复科主任张德清评估后,医养中心为王奶奶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和阶段目标。康复护士和养老护理员协同,落实各项康复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同时帮助王奶奶恢复肢体功能及核心力量。
“大概三四个月后,情况就有了明显好转。”陈巧说,除了身体上的照顾,他们还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一开始王奶奶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和其他老人来往,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为她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服务。现在她交了不少朋友,还会一起约着搓麻将呢!”
“我们医养中心共享三级甲等医院资源,配备由康复科、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陈巧介绍,一旦老人突发身体不适,即时转入“医”的模式,进入医疗服务流程,老年医学科医生会到床边诊治。

近年来,台州市卫健委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品质,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打破服务壁垒,融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制定统一标准,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纵深发展。老人在基层医疗机构不仅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医疗服务,还能享受到内容丰富的养老服务。
截至2024年,台州市已有8个县(市、区)的10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推出了医养结合服务。
居家护理,就近服务
不过,有很多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度过晚年,他们也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
近年来,台州市开展上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以双向转诊为导向,打造0.5公里居家护理服务圈为目标,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大多数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缠身,就医频次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对医疗服务的便利性、舒适性需求更为迫切。”台州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钱卫央说,很多老年人行动不便,来医院进行换药、导管维护等护理项目,往往需要家属陪同,很不方便。
台州医院自2012年起,就开始尝试为出院后居家康复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钱卫央回忆,之前有一位病人虽然已经出院,但是处于昏迷的状态,需要长期通过胃管来维持营养供给。时间久了,其胃管出现堵塞情况,若不及时更换可能会引起并发症。“这位病人家里位置比较偏远,出行不便利。我们就决定上门为患者更换胃管,并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
上门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天然的优势。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陈福海介绍,2016年开始,台州率先在全省探索“互联网+居家护理”的“三级联动”模式——将市内9个县(市、区)按照人口比例和医疗资源分成9个网格,每个网格内有一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和数家卫生院,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按照就近原则分配患者。
台州市各区域上门居家护理服务量统计图上显示,基层提供服务的占比在逐年升高。比如去年一年,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白水洋分院“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量高达898次。

值得一提的是,上门服务的价格根据市场需求而定,采取备案制。目前,大部分地方上门护理服务项目需要自费。而台州探索创新做法,将居家护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