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在中华文明发展长河中展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此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对建构中华和合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日,在各方推动下,和合文化进教材初见成效,编入浙江省高二《人·自然·社会》第七单元《民间文化——人类的精神植被》,学子们将从中接受和合文化熏陶,感受和合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和社会价值。
从寒山拾得的诗意栖居,到当代社会的治理智慧;从三教融合的思想高地,到全球传播的文化驿站——天台,作为和合文化的发祥地,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向世界讲述着“和合”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使天台名扬天下。
“这座浙东名山,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山水胜境,更是文化意义上的精神高地。”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永恩指出。在他看来,天台作为和合文化发祥地的根基,首先在于其历史上“三教融合”的土壤,这不是简单的并存,而是深层次的互鉴与共生。
自南北朝起,天台因远离政治中心,成为儒、释、道三家思想交汇的“文化熔炉”。南朝学者顾欢在天台山隐居三十余载,开馆授徒,虽为儒者,却深入道学研究;其所著《夷夏论》虽引发佛道之争,长达数年的“夷夏之辩”恰恰促成了三教在碰撞中走向融合。
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更是博采众长,“一念三千”“圆融三谛”,融汇中印佛学,吸收儒道精华,成为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宗派。赤城山一带,“一山融三教”的格局至今可见。
天台山国清寺外有一座亭叫“寒拾亭”,是为纪念唐代诗人寒山和高僧拾得而建。二人情义深重,研讨佛理,成为挚友,著名的《寒山问拾得》对答中呈现“和为上”的处世哲学。寒山与拾得被佛教尊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道教奉为“和合二仙”,清代雍正皇帝更敕封其为“和合二圣”。
“雍正敕封是一个关键节点,标志着和合文化从民间信仰上升为国家认可的文化符号。”徐永恩认为,“从诗人到隐士,再到‘三教共尊’的‘和合神’,正是天台和合文化包容性与融合力的生动体现。”
内涵价值 从“五和”理论到百姓日用
和合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五和”——身心和合、人际和合、人与社会和合、人与自然和合、多元文化和合。“张立文先生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五和理念,这是一个从个体到社会、从全人类到宇宙的以‘和合’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密珍说道。
她进一步解释,司马承祯隐居天台山四十余年,吸收融合“儒佛”思想,其所著《坐忘论》中的“七阶修身法”就源于儒家的《七证修心法》,其坐忘养生思想基础便是“身心和合”。
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以及四民皆本的儒家文化等,都在不同层面体现了“务实兼容、贵和尚中、圆融相生”的和合思想,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着社会风气。
“和合二仙的形象——一人持荷,一人捧盒,寓意‘和合’,至今仍活跃在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中。”和合文化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可感可知的生活方式,已渗透进日常生活的肌理。
她举例说,天台的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和合元素,如寒山拾得传说、和合婚嫁习俗、喝和气汤等都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对和美生活的向往;天台的饮食如“饺饼筒”“麦饼”等,将多种食材合在一起做出美食,体现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和合思想……
从思想理论到百姓日用,和合文化完成了从“庙堂之高”到“和合人间”的传承与转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融入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哲学。
天台山是众多文学艺术的灵感源泉。孙绰的《游天台山赋》被萧统收录于《文选》,成为唐代科举考试文选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天台山的影响力扩散至全国。
寒山子的三百余首诗中,近八分之一直接描写其在寒岩的隐居生活,诗中的自然意象与禅意哲思,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精神和谐的典范,一度在日本和美国广泛流传。
“和合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不仅是天台的,更是世界的。”徐永恩说。
近年来,天台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美誉度,努力建设成为“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中华和合文化标志地、传播地、示范地,推动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和合街区”“和合法院”到“和合校园”“和美家园”,和合理念已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我们不仅有‘和合调解’‘和合家庭’,还有企业之间的‘和合共赢’。”张密珍提到,天台的银轮股份发挥“头雁”“链主”作用,牵头打造高端电镀产业园、精密加工等产业链平台,带动上下游100余家企业共同发展,成为和合精神在民营经济领域的生动实践。
在国际传播方面,天台自2019年在日本设立首家“和合文化海外驿站”以来,已在全球五大洲建立15家驿站。2021年起,连续四届和合文化论坛在天台举办,并永久落户于此。
徐永恩将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发展归纳为“三座高峰”:隋唐时期天台宗创立并东传日本、两宋时期寒山诗东传日本、明清时期济公文化输出与雍正敕封。“我们正在争创和合文化发展的第四座高峰,”他说,“目标是让和合文化全方位走向世界。”
在天台,和合不是写在书里的概念,而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2025年和合文化论坛即将启幕,这座“和合圣地”正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世界发出“和合共生”的东方回响。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