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我们在之前落后的情况下还能逆转夺冠。这次的‘街BA’让我们感受到了镇里乡亲们对体育的热爱,能在乡村里这么好的球馆打球我也感到非常开心。”步头队队员倪恒达感叹道。8月24日晚,天台街头镇首届“街BA”篮球赛落下帷幕,在决赛中步头队在最多落后18分的情况下逆转取胜,为本届篮球赛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8月15日开始,历经10天的角逐,8支本土球队、百余名村民球员轮番登场,水泥地上劳作的双手此刻正娴熟地运球突破,田间地头的邻居成了场上拼抢的队友。球馆外,文创地摊烟火升腾,青草糊的清凉甜香随风飘散;球馆内,每一次抢断、快攻都引发山呼海啸——这座深山小镇的夏夜,被一颗跳动的篮球彻底点燃。
“没想到咱们山镇的篮球赛,能这么火爆!”街一村村书记陈新华挤在人群里,仰头望着记分牌,黝黑的脸上映着灯光。
每晚六点未到,街一全民健身中心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老农跨下三轮车直奔看台,裤脚还沾着泥点;孩子骑在父亲肩头,挥舞着荧光棒为叔叔辈的球员呐喊。赛场之上,草根球员的拼劲丝毫不输职业选手。街头镇队的球员陈楚瑜刚摘下篮板,便遭遇三人包夹。这位白天还在村里奔走的壮汉,硬是扛住防守完成强打。“咱‘街BA’就得有街头血性!”他抹了把汗笑道,手臂上还留着抢球时的血痕。
作为“街BA”的主战场,街一全民健身中心本身便是焦点。这座超过1200平方米的场馆,蓝黄相间的专业球场与周边黛瓦粉墙的民居形成强烈反差,村民笑称它是“街头版的奥运场馆”。
场馆内别有洞天:篮球馆采用专业运动地板,可一键切换为气排球或羽毛球场;健身房内,崭新的跑步机首次迎来穿解放鞋的老汉;运动康复室里,专业理疗师正为扭伤脚踝的球员冷敷。“以前羡慕城里人的体育馆,如今家门口就能打全国联赛!”曾参加全国气排球联赛的后岸村球员感慨道。
该中心设计年服务超20万人次,更辐射出深远影响。天台县相关负责人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它改写了山村无专业场馆的历史,是全民健身扎根乡土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街头镇全面建设村级体育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健身运动等器材,打造“百姓健身房”。依托这些场馆,街头镇常态化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实现了“15分钟文体圈”行政村全覆盖,确保每一位村民出门均可享受到体育运动设施设备。全镇29名体育能人、志愿者担任村级体育委员。同时,以后岸、嘉图、金满坑等为龙头村,将非遗文化、竞技文化、休闲文化、和合文化等融入体育项目,实施“以强带弱,联动帮扶”模式,推动片区均衡发展,为基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街头样本”。在基层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全镇共组建门球、气排球、篮球等体育队伍50余支,运动队员超过700人。“体育串门”“做法共享”成了街头镇的体育招牌,体育活动点单“走亲”也成了家常便饭。2024年,街头镇共开展了体育“走亲”活动19场次,涉及门球、乒乓球、气排球、太极拳等5个项目,举办片区体育赛事活动25场,表演展示14场,普及人数近15000人次。
街头镇紧盯“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载体,将体育赛事和街头优美的自然资源相互结合作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如街头镇后岸村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中老年气排球夏令营、全国垂钓比赛、全省老年门球赛等大型休闲运动赛事的首选之地,每年承接各类大型体育赛事20余场,每次比赛都可以为后岸村的农副产品、民宿等带来上百万的收入。
如今的街头镇紧扣“农的特色、家的感觉、乐的天地”主题,将体育理念融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基础,反而将自然资源运用到极致,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新景,达到了“体育景”与“自然景”的完美融合,为乡村振兴的蝶变提供了经验参考。
“街BA”的灯光渐次熄灭,村民三三两两散去,仍热烈讨论着今晚的“神仙球”。街一全民健身中心静立夜空下,如同嵌入群山的明珠。从晒谷场到专业球馆,从农具到奖杯,体育正重塑着乡土中国的精神肌理,而街头镇与体育的故事已经铺开了画卷。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