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从“喷雾器之乡”到充满“黑科技”的智造高地——台州农机产业的逆袭
2025年08月24日 来源: 望潮客户端

一个由农机维修作坊起步的产业,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超200亿元、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植保清洗机王国”,这是怎么做到的?

民营经济的活力、技术迭代的突破与全球市场的视野,是这座“中国喷雾器之乡”的崛起密码。

溯源筑基,从作坊起步

早在20世纪60年代,路桥金清、蓬街一带的农民在维修喷雾器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配件加工的门道。石柱村、卫国村等村的创业者们也依靠磨盘、手摇钻和千分尺等简易器具,手工打磨铜球阀,做喷雾器配件。

进入70年代,产业迎来新变化,从单一配件向多元零部件逐步扩展。黄岩县农用塑料药械厂从江苏无锡引进模具与吹塑机,为喷雾器整机生产打下基础。

三甲街道原工办主任回忆:到了80年代,三甲街道开始生产单管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等整机产品,初步构建起“配件加工 - 整机组装”的简单产业链,不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地农业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加上一家外资企业带来的整机生产技术,当地农机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当地充分利用路桥市场的低成本原材料优势以及台州商人广阔的销售网络,逐步打造出涵盖铸造、注塑、精加工、组装的完整产业链。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台州的喷雾器产品更是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例如文信机电在2007年通过广交会斩获首笔500万美金的伊朗订单,开启了国际化征程。

当然,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该行业也曾经历“产品质量问题”的阵痛。但通过三年专项整治,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成功甩掉了“质量低劣”的帽子。2009年,台州被授予“中国植保与清洗机械之都”“中国喷雾器之乡”称号,标志着台州农机产业在全国站稳了脚跟。

协同共兴,产业链抱团突围

近年来,在产业高度集中的三甲街道,该街道党工委紧扣植保机械产业集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联合党委的引领协调作用,通过强链筑基、融链聚力、延链共富等一系列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激发了链上企业的抱团活力。

一方面,积极推动椒江区喷雾器行业协会升级为台州市植保机械协会,完善季协商、年大会制度。如今,街道内的会员企业多达165家,占协会会员的70%,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凝聚力。

同时,将植保机械产业纳入街道经济发展重点规划之中,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产销协同配合。在2024年,该街道植保机械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与行业出口量占比均达40%,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稳稳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为了实现城乡协同发展,三甲街道还设立了共富基金,成立6个植保机械产业共富工坊,由此形成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良性循环。

智变跃升,打造全球智造高地

产业发展至今,光是三甲街道已然汇聚近百家植保机械企业,构建起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产品种类丰富多样,配套能力更是十分强大。

文信机电诞生于三甲,又将最新的生产线落户于此,正是看中了这里成熟完善的产业生态和配套能力。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文信机电从一个配件小作坊一步步成长为拥有十六大系列产品的综合性企业,在2024年成功推出浙江省首台量产植保无人机;航宇塑胶建成智能化工厂,实现了高压清洗机等产品的数字化生产;春丰机械借助ERP系统改造提升管理效率,让新能源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

政策的有力支持也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2023年《浙江省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明确对台州发展以植保机械为核心的百亿级产业集群给予支持。2025年初,台州与金华联合打造的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一系列政策利好进一步助力产业腾飞。

如今,台州农机产业已经构建起从零部件到整机、从传统装备到智能系统的全产业链生态,汇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正朝着“全球智能农机装备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农机产业智能化

不可忽视的AI技术变革

我们已经办了10届台州农机展,近两年深切感受到,农机产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快速变革期,农机的自动化与精准化水平迅速攀升,特别是AI技术的融入,成为影响行业变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们看到,借助人工智能、传感器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农机不再是过去单纯依靠人力操控的机械。农民朋友们坐在家中,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能对正在田间作业的农机进行实时监控,甚至还能远程操控,打破了以往必须守在田间地头的局限。就拿自动驾驶拖拉机来说,它能够精准地沿着预设好的路线稳步前行,避免了以往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重复劳动或是遗漏地块等情况,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恰到好处的耕耘。

如今,农机在AI的改造下还将变得更加“聪慧”,其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会越发敏锐,自主决策能力也将日益增强,有望实现从耕地、播种,到田间管理、收割等农业生产全流程的高度精准化与自动化操作。有些智能农机甚至还能成为一个个“数据采集员”,收集涵盖土壤状况、作物生长态势以及自身运行情况等多维度的数据信息。经过专业分析后,可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生产决策参考。

随着大数据和AI等前沿技术不断融入,农机将进一步深度融入农业数字化生态,成为助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的得力助手,让农业生产决策告别以往的“凭经验”,迈向依靠“数据说话”的新时代。台州农机产业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加大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断完善产业标准规范,着力提升农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产业集中度,才能推动农机产业智能化健康、快速发展。(朱玲巧整理)

记者手记

“我们马上要再次改名,加上‘科技’两个字。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一家科技公司。”三甲街道一家农机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和记者介绍时,眼中颇为自豪。两个字改动的背后,是台州农机产业挣脱“传统”标签、向智能化赛道全力冲刺的决心。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台州农机产业似乎还停留在以喷雾器产品为主,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的阶段。但走进一些企业车间,景象已全然不同:智能机器人精准完成焊接、组装等工序,工人们与机械臂协同作业。生产线旁活跃着一张张年轻面孔——他们或蹲在设备前调试参数,或围坐讨论技术方案,或平板电脑上滑动着三维设计图,整个工厂洋溢着与“传统制造业”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的活力。

这种变化,离不开台州农机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突破。很多企业不仅在“拼产量”,同时也在“拼专利”,看似一家小微企业,一年却舍得花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研发投入。从单一产品制造到深度涉足核心技术研发,从依赖人工操作到智能化生产体系落地,这些企业的转型轨迹令人惊喜。台州农机人正以创新进取的姿态,在智能化、高端化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