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230 公里生死接力!浙藏医护联手“抢”回两条命
2025年08月22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葛佳宁 通讯员 君砚

8月21日,西藏那曲市班戈县人民医院产科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母亲。就在日前,她因前置胎盘引发大出血,命悬一线。“真的太感谢了!是浙江来的医生和本地的医护人员,从阎王爷手里把我和孩子拉了回来……”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清晨,这位母亲仍难掩激动。

在浙江台州援藏医疗队与藏地医护的联手救治下,一场跨越230公里的生命接力紧急展开,最终母婴平安。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既是浙藏医疗协作的实战胜利,更彰显了高原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坚实力量。

生死时速,230公里的跨域救援

“孕妇血压断崖式下降,意识模糊,失血量 1600 毫升!”本应休息的浙江台州援藏医疗队质管科主任、新生儿专家黄君听闻产科险情,扔下文件冲向病房,孕妇面色惨白,鲜血浸透垫单,休克阴影已笼罩病床。

前置胎盘大出血的凶险,远超班戈县人民医院的手术条件。“硫酸镁维持抑制宫缩,开通两路静脉通路快速补液!”黄君瞬间接过指挥权,同时紧急呼叫支援:“产科危重孕产妇,前置胎盘大出血,速来!”

急诊科专家任益群、心血管内科专家陆弋火速赶到。尽管双通路补液,血压仍持续下滑,孕妇意识愈发模糊。“上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注入后,如同在坠落边缘拉紧缰绳,暂时稳住了生命体征。随后,在援藏专家指导下,本地医护用纱布填塞、宫缩抑制剂控制出血,胎心监护同步跟进,终于暂时遏住了出血势头。

家属此时执意转往拉萨,却被台州援藏医生钉截铁拦下。“拉萨路途远且颠簸,出血随时可能加剧!转那曲市人民医院,才有更高存活率!”最终医生专业的分析赢得了家属的同意。

班戈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桑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刚熬完夜班的急诊科医生色珍毫不迟疑,与产科护士迅速备齐转运设备药品;救护车出发的同时,那曲市人民医院已收到病情、备血需求等信息。手术室亮灯待命,专家团队集结,输血科紧急备血,230公里的绿色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救护车上,色珍与护士一边紧盯孕妇生命体征,一边轻声安抚紧握孕妇双手的家属。下午3时,救护车抵达那曲市人民医院,孕妇直接被推入手术室。数小时后,“母婴平安”的宣告,让所有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

体系为基,高原医疗的“双轮驱动”

这场跨越 230公里的生命接力,绝非偶然。

“建体系如同铺设畅通的医疗轨道,育人才好比培养优秀的轨道驾驶者。”浙江台州援藏医疗队队长、班戈县人民医院院长朱峰的话,道出了背后的关键。自他到任后,便全力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与“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其中危重症应急救治与转运协作体系的完善,成为此次救援成功的核心支撑。

为落实那曲市卫生健康委“构建危急重症救治快速通道、将班戈县人民医院建成那曲西部区域医疗中心”的要求,浙藏医护联手推进“四化建设”:预案标准化,让抢救步骤有章可循;人员专业化,通过“师带徒”提升本地医护技能;信息畅通化,确保转诊时病情、需求实时传递;演练常态化,让应急处置成为本能。

此次救援中,从班戈县医院的快速响应、台州援藏专家的精准指挥,到那曲市医院的提前备战,每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正是“四化建设”的生动体现。数据显示,随着体系完善,班戈县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已翻番。

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医疗资源本就稀缺,危重症救治更是难上加难。浙藏医护用体系搭建生命防线,用人才筑牢协作基石,让230公里的生命接力有了底气,更让高原上的每一次心跳,都能被稳稳守护。

标签: 母婴平安;四化建设;医护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