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岩高桥人大围绕“三农”工作中心大局,以“道路畅通、土地焕新、河清岸绿”三大工程为抓手,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汇聚人大智慧,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绘就“新篇章”。
高精准监督 铺就“产业致富路”
“过去运送杨梅真的太艰辛了,现在道路建设好了,我们方便许多。”近日,在高桥街道三童岙村杨梅基地,果农正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眼中满是对今年杨梅丰收的希望火花。
据了解,由于道路狭窄、土路泥泞等问题,杨梅主产区的果农们常常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运送杨梅要走山路,颠簸之下往往会有两成的鲜果受损。这不仅是果农们的损失,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被无情地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桥人大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产业道路列为监督重点,提出了拓宽并硬化道路等有含金量、有见地的意见建议,支持和督促政府建设产业道路的行动。
在代表们的持续督办下,原本2公里崎岖颠簸的道路被硬化,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这不仅意味着果农们的劳动成果能够时间更短、损耗更少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也意味着他们的经济收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高质效推进 激活“土地新动能”
“代表,我想问下全域土地政策是怎么样的?”近日,在选民接待日当天,杏林村村民向代表联络站询问了新问题。
随后,代表连忙记在了本子上,并依次发言,就该问题与选民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邀请相关部门通过现场办公的形式、加强政策引导等处理措施,为选民做好土地相关政策及法律知识的讲解,对于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将认真梳理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据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完全尊重村民意愿,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杏林村是其中一个试点村,该村沿永丰河而建,村民现有房屋多为8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村里希望趁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环境。
在推进过程中,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工作组工作,代表们积极与村民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整治工作能够真正符合村民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入户宣传,讲解政策,率先示范,推进签订协议,帮助协调解决房屋拆除、土地流转等问题,让土地整治既保发展红线,更守民心温度。
高水平履职 绘就“水岸新画卷”
“河道清淤后,提升了河道水渠的排涝能力,保障了农田的用水需求。”在永丰河的生态护岸旁,陈建军满脸笑意地说。在经过一系列的河道清淤工作后,灌溉用水变得充足,他的稻田亩产比往年提升。这一变化的背后,不仅是农田的丰收,更是体现了高桥人大在河道生态修复的监督职能作用。
在过去,永丰河因长期的自然沉积和人为活动,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淤积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河道的排涝能力,也对沿岸的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水体浑浊、流速减缓、河床抬升,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针对这一问题,人大积极行动,开展了“代表巡河”行动。这项行动旨在通过巡视河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监督治理措施的实施。在永丰河的治理中,6.2公里的主干河道完成了清淤工作,清除了长期积累的淤泥,恢复了河道的排涝和灌溉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永丰河的泄洪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不仅保障了沿岸农田的安全灌溉,还为河流的生态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河道两旁新种的植被逐渐生长起来,恢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
从杨梅林间的产业动脉到全域整治的活力田园,从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到百姓鼓起的钱袋子,高桥人大以“民生温度”标注履职刻度,用“民主实践”浇灌希望田野。正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郑建华视察时所言:“当代表们的履职足迹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土中国的最美绽放。”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