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逐“智”而行--以青春视角探台州智能建造新动能
2025年08月20日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薛军新 骆煜峰/文 徐嘉泽 郑若欣/图

今年7月,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智创未来”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访城市规划馆、产业园区、建筑工地、政府部门及研究院等多地,开展系列调研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校友访谈等多元形式,全方位触摸行业脉搏,深化职业认同,为未来投身智能建造领域奠定基础。

观规划蓝图,感城市发展活力

实践队走进台州湾新区城市规划馆,系统了解新区“两域整合、三产集聚”的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原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与高新区的政策,构建起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在“四区”建设成果展区,队员们了解到,新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覆盖率已达65%,这一数据让队员们对台州“智能建造”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精准的认知,坚定了将个人发展嵌入台州产业升级浪潮的职业信心。

在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实践队借助4D展台、3D动画、沙盘模型等多元载体,深入学习了台州“一心六脉四组团”的环绿心空间规划体系。从台州的城市历史沿革到未来建设蓝图,队员们清晰把握智能建造在推动城市向“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的核心价值,显著提升土建类专业认同感。

探企业一线,悟技术创新实践

在揽胜重工台州湾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现场展示了搭载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搬运与监管系统,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准完成建材运送。这一技术实景让队员们意识到,未来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主动探索跨学科整合路径,为未来投身智能研发领域积累经验。

走进黄岩区智能建造产业园,中亿丰集团徐阳工程师重点展示了毫米级BIM实景建模、智能测量机器人、预制构件安装机器人等技术应用情况,表示这些智能建造新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升工程效率、优化施工质量。技术应用的直观呈现,让队员们清晰看到智能建造正推动行业从“粗放施工”向“精准建造”转型,从“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变革。

访工程现场,见技术落地成效

实践队来到天颂公司承建的温岭礁山渔港小镇项目现场,这一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工程,通过智能监测系统、BIM技术等实现施工管理数字化与精细化,能更精准地掌握施工进度、及时发现施工中的潜在风险,既解决了老港淤泥难题,又推动了产业升级。队员们亲身体会到智能建造在提升工程效率、保障工程质量中的实践价值,纷纷表示将把课堂知识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负责人勉励队员们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把专业所学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聚多方智慧,明职业发展方向

在台州学院温岭研究院,金丽泱、刘涛等校友分享了自己的工作体验、成长历程,以及对BIM设计、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的理解。交流会上,学长学姐告诉实践队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参与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队员们受益匪浅。

在建工学院党员之家,党委副书记汤爽等三位老师结合行业变革趋势与职业规划,为实践队员答疑解惑,老师们指出,本科阶段应扎实掌握专业核心课程,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等,同时要了解BIM软件的基本操作、智能建造相关基础知识等,帮助大家明确学习的重点方向,锚定清晰的成长路径。

与台州市住建局智能建造专班的座谈中,童勇江副主任、方圆组长等结合政策与实践,向实践队介绍了台州建造行业智能化转型情况与智能建造“台州样板”优势做法,鼓励实践队员要在学习中积极融合信息化、建造与工业化技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关注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产业迭代升级紧密相连,加快培育台州新质生产力。

为期四天的系列调研,实践队员通过了解智能建造在城市规划、企业生产、工程建设中的落地应用,不仅深化了对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的认知,更精准把握了对复合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深化校企地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标签: 智能建造;台州学院;城市规划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