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鬼斧神工的洞穴,还是波澜壮阔的海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8月12日,知名演员何晟铭漫步在蛇蟠岛海蚀岩壁间,面对镜头发出真诚邀约,“希望全国的朋友都能来三门感受这份独特魅力。”他的赞叹,恰是这片山海20年绿色蜕变的生动注脚。
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根浙江大地,三门以生态筑基、全域联动的系统谋划,铺展出一幅村企共兴的壮美画卷——一个个村庄在绿意中焕发新生,一家家企业向绿色要动能,一户户百姓在山水间收获富足。
村庄新生:卖资源
变成卖风景的价值跃升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拂过蛇蟠岛,黄泥洞村民宿老板陈海燕正忙着接待新入住的游客。“暑假以来,我家16个房间天天爆满,最高一天营业额有8万元!”她脸上洋溢着笑容。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年轻人逃离的“空心村”,村民仅靠捕捞小海鲜和拆卖岛上珍贵的蛇蟠石维生。
2022年,村集体大手笔投入改造提升村容村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让村庄颜值飙升;投入380万元建成1000平方米的“渔旅融合”共富工坊,引入农创客团队合作,整合岛内小海鲜及农特产品“前店后厂”模式,游客可体验赶海、烹饪。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助养殖户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过去穷得只剩石头响,现在满村都是欢笑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传杰说。
现在黄泥洞村28家民宿风生水起,户均年收入超20万元。放眼三门,靠卖风景致富的黄泥洞村并不是个例。一幅幅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画卷在蟹乡大地展开:岩下潘村打造康旅一体、产业融合的“潘家小镇”,旅游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后林村依托业态革新、区域联动,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坝头村凭借丰富的山林资源,做精做优林下经济产业……
企业转型:
“逐绿而行”
激活发展新动能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在三门,这不是一句空话,向绿色要效益,为发展添动能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8月14日,在三门县珠岙镇的浙江东南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炼胶自动化生产线前,橡胶炼胶机的轰鸣声响起,车间却不见粉尘弥漫。“以前都说橡胶车间脏乱差,怕影响健康,现在我都能穿着白衣服上班。”工人李女士告诉记者。
“这条生产线是新引进的,比旧生产线减排近30%,用工从18人减少至3人,产能提升200%。”公司董事长麻飞鹏介绍。“东南橡胶”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麻飞鹏亲历了三轮橡胶行业整治,换设备、提标准。他说:“每一轮橡胶行业整治,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涅槃重生,在深谋划、高要求之下,我已经享受到了整治带来的好处——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赢得了更多的订单。”
数字革命重塑生态不仅在橡胶行业。去年,三门针对119家产废单位年产约400吨废机油的情况,创新开发上线“循油记”平台,将废机油流通链上的数据全数记录、分析、处理和应用,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协助生态环境部门从头管起、从头管好,有效整治行业乱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如今,三门已实现有效管理覆盖范围达到100%,生态效益明显。
与此同时,三门更大的生态蓝图在不断扩张:总投资1.92亿元的海游溪流域海游港段水生态环境优化提升修复项目成功进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库;总投资3.6亿元的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正有序推进,让每一条河流成为生态之河、富民之河……当生态在绿色中重生,企业在生态中转型,三门始终以初心守护绿水青山,用智慧叩开金山银山。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