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忙到一点多才吃饭,汗出多了连饿都忘了。”老板娘杨秋娇抹了把额头的汗,说话间又转身帮着徒弟抬轮胎,三十多斤的轮胎在她手里翻转自如。
热天里的硬功夫
这家叫“小丰轮胎”的店,从2000年开到现在,已经25年了。杨秋娇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店,晚上七点半才收工,“夏天最热的时候,一天得拆装四五十个轮胎,手上的茧子比轮胎纹路还深。”她笑着亮出手套,边缘早被油污浸成深褐色。
五间店都是敞开式的,装不了空调,风扇在高温里跟没开似的。“所以我们都不敢进空调房,里外温差太大,身体扛不住。”杨秋娇叹口气说。
高温天最遭罪的是露天干活,“上周有辆车路边爆胎,我们过去换胎时,地面快60℃,鞋底都快化了。”她拿起个带钢圈的防爆胎,“这玩意儿四五十斤,小伙子抬着都费劲,我们天天搬,倒练出了巧劲。”
正说着,一位车主过来:“老板娘,胎压不够,帮忙看看。”杨秋娇赶紧和暑假来帮忙的儿子上前检查、打气,忙活完让人家直接走,没收钱。“来打气、查底盘的,我们一般都不收钱,不少人从路桥、黄岩专门跑过来。”
手心手背都是汗
店里的洪亮师傅算是“老人”了,高中没毕业就跟着杨秋娇当学徒,一干就是19年。“他刚来的时候,我小儿子才刚出生,现在孩子都20岁了。”杨秋娇眼里透着欣慰,“老顾客就认他,说他做的轮胎平衡,跑高速绝对不抖。”话音刚落,洪亮已经麻利地给轮胎装上平衡块,不一会儿就汗如雨下。
“现在年轻人不爱学汽修,学徒不好找。”杨秋娇说。她19岁的儿子放暑假来帮忙,虽然不会修车,跟着拆轮胎却一点不娇气,没多久脸上就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杨秋娇性子爽朗,攥着扳手“咔嗒”几声就拧下四个螺丝。二十多年的经验,让她换胎的手艺没话说,就算穿连衣裙、高跟鞋,干活也照样利索。“人手紧,啥活我都能顶上。”
傍晚七点,夕阳把店门口的轮胎堆染成金色。晚风掠过堆满轮胎的货架,见证着这群在高温里坚守的人,为每辆车的出行安全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