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杜桥眼镜“AI”破圈记:让“共享人才”成发展
2025年08月07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临海 金诗音王晏莹

在临海市杜桥镇,“国家级眼镜质量提升示范区”的招牌正被赋予新内涵。曾经以“量”取胜的杜桥眼镜,如今正在上演着一场“人工智能魔术”——一副能“纠正坐姿”的儿童AI眼镜即将于月底批量上市。戴上这副眼镜后,孩子距离书本过近或歪头视物时,镜片会自动雾化,调整姿势后即刻恢复清晰。在此基础上,第二代产品还计划搭载摄像头,植入作业辅导功能,让传统眼镜突破单一矫正功能,成为守护儿童视力、助力学习的“智慧终端”。

这一“AI眼镜科技”的诞生,背后藏着个关键推手——“镜享未来”产才综合服务平台。正是它搭起的“共享人才”网络,让传统眼镜产业与AI技术撞出了火花,也助推杜桥眼镜从传统制造向“智造”跨越,打开了“破圈”的新通道。

技术破壁 “制造优势”嫁接“AI科技”

“这款产品是我们入局AI眼镜赛道的初步探索,有了‘共享人才’搭桥,我们在新产品上有了更大的开拓空间。”在杜桥镇康波眼镜公司,负责人李林波正带领团队对即将上市的儿童AI眼镜做最后调试。作为杜桥新一代企业家,李林波爱潮玩、有想法,尤其乐于尝试新赛道——去年,他受市场上电子变色智能眼镜的启发,萌生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想法。

李林波向记者介绍眼镜

李林波经营的康波眼镜,是国内儿童眼镜定向开发的头部企业,日均产能达3万副。公司在安全性设计、渠道布局上积累了深厚经验,但在芯片设计等关键环节遭遇瓶颈——这也是当地不少制造企业转型时的共性难题。

转机,来自一次精准的“人才共享”对接。得知企业需求后,杜桥镇“镜享未来”产才综合服务平台主动牵线搭桥,让康波与杭州易现科技成功“牵手”。易现科技是国内AI眼镜领域的技术先行者,正需要成熟的制造伙伴落地儿童智能眼镜项目。一个有制造根基,一个有技术储备,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开启了深度合作。

第一代儿童AI眼镜进行功能检测

如今,由双方共同研发生产的第一代儿童AI眼镜即将上市,不仅能通过传感器纠正坐姿,还集成防蓝光、蓝牙数据统计功能,28天习惯养成数据可同步至家长手机;第二代产品也已完成设计,正攻关轻量化技术。未来,该产品生产线将全部扎根杜桥。“没有人才共享,我们至少要多花一年时间摸索技术,还可能错过市场窗口。”李林波说。

机制破局 “人才库”变成“活水源”

康波眼镜的转型并非孤例。在杜桥镇,“人才共享”绝非简单的“人才租赁”,而是通过系统化运作,让人才深度嵌入产业链与创新链,从“固定资产”变为滋养产业的“创新活水”。

共享人才交流会

2024年5月,临海市首个“镜享未来”产才综合服务平台在杜桥镇南工业城正式启用,第三方专业机构“长江创服”实体化入驻,标志着临海“企业+个人+平台+高校”共享机制迈入新阶段。

平台整合浙大专家、行业骨干、律师等多方资源,建成细分三类的“共享人才库”,其中高层次人才攻关技术,技能人才解决生产难题,服务型人才提供配套支持,每个人的专长细分到“多焦点镜片设计”“出口合规”等多个领域。

邀请浙大专家团队与当地企业做对接

企业有需求时,直接“入库下单”。技术经理从库中匹配人才,通过线上会诊或线下驻场促成合作。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模式,让中小企业也能低成本获取智力支持。对此,久隆眼镜总经理陶永才也感慨万分。

“以前想都不敢想,浙大的专家能到我们企业作指导。”陶永才透露,针对杜桥眼镜企业长期存在的光学设计短板,“镜享未来”平台精准发力,帮助公司成功对接浙江大学顶尖光学设计专家团队,打开技术突破窗口,有效规避了同质化竞争,“就像有了导航,创新路走得更稳。”

与南方科技大学开展交流会

截至目前,已有22名“共享人才官”与30家企业合作,累计为企业降本900万元以上。从AI功能集成到光学镜片创新,曾经依赖“代加工”的杜桥眼镜,正逐步贴上“科技”标签。

生态破界 “单点突破”转为“全链升级”

“我们不止于‘牵线’,更要建‘生态’。”“镜享未来”产才综合服务平台负责人孙如辉告诉记者,为打造更具活力与韧性的产业生态,平台聚焦企业需求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服务模式上,平台实行“按需供给”: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推出了“定制服务包”,比如给传统企业送“基础包”,提供设计师、电商运营等人才,帮它们提升产品颜值和销售渠道;给转型企业送“升级包”,对接AI研发、新材料专家,助力布局高端市场。像康波眼镜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领域,平台不仅对接技术人才,还协助企业规划生产线、对接战略合作伙伴,让“技术+制造+渠道”形成完整闭环。

久隆眼镜

如今的杜桥,越来越多的眼镜企业尝到了甜头:有的靠共享人才突破光学设计瓶颈,有的通过跨界合作打开智能眼镜市场,有的借助专家指导提升产品溢价。

“未来,我们将着力打造规模更大、能级更高的‘人才蓄水池’。”临海市委常委、杜桥镇党委书记林敏介绍,平台将持续优化人才生态:一方面,积极筹划科创赛事、产业对接交流会等多元平台载体,持续扩大人才基数、丰富人才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本土技术人才“走出去”,深化与高校的联合培养机制。“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每一家有创新意愿的企业都能获得坚实的人才支撑。这正是‘镜享未来’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所在。”

从“人才共享”到“发展共赢”,“镜享未来”产才综合服务平台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证明着一个道理:把人才链嵌在创新链、产业链上,才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在杜桥,这场“共享”革命还在继续,而眼镜产业的跃迁升级,才刚刚开始。


标签: 共享人才;眼镜;AI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