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居民、物业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壁垒,凝聚多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黄岩区东城街道城外洲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践“城洲π计划”社区项目。项目从物业视角痛点、居民核心诉求和社区治理挑战等三大视角出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将空间再造、关系重构和价值培育作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优化当前社区治理现状,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致力将社区打造成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
凉亭焕新:搭建沟通“连心桥”
为实现空间再造,搭建共治平台,城外洲社区成立“π”团队,其中由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组成,变陈旧凉亭为实体化“π”议事亭。从设计到功能布局,过程充分吸纳居民意见,物业提供场地维护和施工支持;新增会议桌、绿植、指示牌、移动信息栏等。
改造后的凉亭成为三方“沟通中枢”,每月召开三方联席会,形成“提出—回应—落地”的闭环机制,推动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多元共治”。像居民围绕小区规划提出的“增设老年活动角”、“优化垃圾分类点”等建议,通过“π”议事亭,社区扮演协调角色,物业发挥服务能力,优化了居民生活体验和社区环境治理。社区干部表示,凉亭焕新项目是城洲π计划的首要关键,是连接居民、物业、社区三方的“沟通中枢”和“连心桥”,能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破解信息不对称的根源矛盾。
假日托管:化解家庭“后顾之忧”
为让物业、业委会、居民三方关系升温,根植社区共同体概念,城外洲社区在“城洲π计划”中以“儿童友好”为核心理念,携手物业及志愿者推出假日托管服务,推动各项资源转化,心心相聚,提升社区凝聚力。托管服务涵盖多项精彩活动:在安全守护方面,开展暑期防溺水知识讲座和泳池救生体验,为青少年安全撑起“保护伞”;将活动室变身“儿童乐园”,开展绘画、手工、阅读等丰富孩童业余活动;创新职业体验活动,“COS”社区保安、保洁、物业维修工等,理解劳动和责任,将“我”变为“我们”,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居民王淑娴说:“这种形式不仅给孩子创造了安全快乐地成长空间,也让家长们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分享育儿经,非常贴合居民的诉求。”社区负责人管珍璐表示,通过假日托管,以孩子为纽带,拉近了三方距离,实现了“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的双重提升;社区和物业也能借此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居民的家庭情况和需求,为后续的服务和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服务周月月行: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响应居民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城外洲社区联合物业在“城洲π计划”中推出“每月服务周”。每月定一周开展活动,从居民日常关切出发设计服务内容,如物业缴费咨询、房屋维修登记、矛盾调解、特色便民服务等,贴合居民实际,及时处理或限时解决居民需求。其中为解决外卖小哥辖区内出行难题,开展“废旧自行车重生计划”:居民捐赠闲置车辆,志愿者负责维修,物业划定停放区域,推动了“闲置资源到民生服务”的转化。社区表示,在“城洲π计划”中设置每月服务周旨在将治理效能延伸至民生细微处,通过精细化解决居民诉求,减少矛盾和纠纷,可以让社区的治理方式和成果更加温暖。
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人”,“城洲π计划”通过凉亭改造、假日托管、月度服务周等实际举措,将逐步完成从基础平台搭建到居民共商大事,再到“π友好生态圈”的共建,凝聚社区共同体,化解治理矛盾,提升治理效能,构建出更加和谐、稳定、美好的社区环境。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