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从军营里走出来的“智造”工匠
2025年07月31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张怡

在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创示范基地,陈列着H3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模块总成、PTC加热器、电子水阀等省内首台(套)装备。“这些都是用我们团队研发的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7月24日,该公司能源主管娄立武满脸自豪地介绍。

从铁血军营到轰鸣车间,娄立武的“战场”虽已转变,但骨子里始终流淌着“敢打硬仗”的热血。20余年里,这位“兵工匠”在“技术高地”上持续突击,从普通电工一路成长为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技能大师。

“搞技术就是要不断动脑子。”娄立武摸了摸头,笑着说,“我运气不错,没有秃顶,就是头发白了点。”

军营里淬炼出的工匠精神

娄立武从小怀揣军人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身披戎装,保家卫国。1990年3月,他得偿所愿,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因毕业于天台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一体化专业,娄立武在部队主要负责电力保障。清晨5点30分起床,出操结束后,便开始对发电房、变电站、输电线路等电力设施进行巡查检测。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娄立武练就了一身本领。他将螺丝刀当作听诊器,一头靠在设备上,一头靠在耳边,根据声音便能判断出电机轴承是否有问题。

“在部队,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一次次应对突发情况的过程中,锻炼坚韧不拔的精神。”娄立武说,遇到问题不可怕,不去解决问题才可怕。

1993年12月,娄立武退役,入职天台宾馆工程部。他白天工作,晚上埋头研读电气相关书籍,修理空调、冰箱、电视、电话等通通不在话下,是同事口中的“万能工”。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娄立武第三年就升任工程部主管。

“我想去更大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本领。”2004年3月,娄立武进入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厂,投身制造业。面对比自己年龄还大的老旧设备,他显得气定神闲。

“这些设备的毛病各式各样,不过做多了,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检修方法。”在娄立武的“护航”下,设备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随之提升。

车间里磨练出的工匠本领

2006年3月,娄立武调任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成工厂机修主管。

在一次夜间值班时,娄立武发现,管翅冷却器生产线上的工人为避免手被锋利的翅片割破,戴着三四双手套,操作极其不便。于是,他针对切割、焊接、组装、烘干等20多道工序,着手研发自动化设备,建立流水生产线。

得益于此,管翅冷却器生产线上的工人从80个缩减至12个,8小时可生产5000多台产品,生产效率提高50%。正是这场“车间革命”,推动娄立武走上了生产设备研发创新之路。

研制专用设备集群,攻克汽车尾气SCR焊接工艺难题;首创汽油机EGR散热器芯子全自动装配线,填补行业空白;主导蜘蛛叠片智能产线升级,生产效率提高3倍……娄立武屡破技术壁垒,于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

“我希望把设备做成‘傻瓜型’,让工人一上手就会操作,推动生产更加智能化。”娄立武说。

这几年,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娄立武被委以重任,担任公司能源主管。为培养更多“智造”人才,他牵头成立娄立武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团队完成箱体式自动检测线、DPF高温再生炉、锡柴自动生产线等项目,累计获得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6000万元以上。

“我受学历所限,创造性有限。年轻人的想法‘超前’,我借助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将他们的想法转化落地。”娄立武说。

在智能制造浪潮中,这位退役老兵始终保持冲锋姿态,精于工、匠于心,用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军人本色。

标签: 智造;工匠;机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周煜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