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创业三十年,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积祥始终坚持创新——做快人一步的“赶路人”
2025年07月21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夏丹

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阮积祥是一个风风火火的“赶路人”。“一年365天,200多天我都在赶路。”他笑着说。

坐到记者面前时,阮积祥气还没喘匀,赶紧喝了一小口水,润了润嗓子说:“刚刚从宁波赶回来,有个重要客户需要当面交流。”

56岁的他,经常背一个双肩包,装上掉了漆的水杯、两三本书和简单行李,风尘仆仆地赶飞机、赶高铁。

“为何这样不停赶路?”记者问。

“最难的那条路,往往就是胜利之路。”阮积祥答。

“对杰克科技而言,什么是最难的路?”

“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甚至勇闯无人区。”他说。

这条路,他奔波了近30年。这个月,就是杰克科技创业30周年的日子。三十而立是人生的重要节点,对一家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亦是如此。“杰克要在创新路上,始终快人一步。”阮积祥十分笃定。

每一次赶路都不虚此行

“一般是什么样的事情您会亲自赶过去?”记者好奇地问。

“拜访客户和进修。”阮积祥答得干脆。他解释,做决策必须要充分了解市场,这就需要不断拜访客户。同时还要不断去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所以他每年至少报名两个研修班。“我刚花了40天绕了地球一圈,走访了欧美顶尖学府、实验室、科研机构。”他补充道。

对他来说,每一次赶路都是学习与发现的过程,每一次赶路也都不虚此行。

这次美欧之行,阮积祥聆听了哈佛大学菲利克斯教授《数字化时代的战略重构》的讲座;前往贝尔实验室,见识了这个孕育了晶体管、Unix操作系统、激光器和信息论等改变世界创新的摇篮;拜访谷歌公司,探讨AI与未来战略;参观Meta,倾听他们对产品创新的定义……

“你知道能源互联网吗?”“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过吗?”“神经元技术听过吧?”……交流中,记者被阮积祥考倒了。

置身传统制造,却对世界前沿技术如数家珍;尽管书只念到高一,却每年至少参加两个高端研修班、阅读上百本书籍;只会三四个英语单词,却常常只身前往世界各地拜访客户、走访顶尖学府;随身水杯的底座几乎掉光了漆,却在公司研发投入上豪掷千金……

正是在不停的赶路与学习中,阮积祥百炼成钢。企业不少创新成果,都源于他“路上”的思考。

去年底,杰克推出了一款名为“过梗王”的智能缝纫机产品——以往缝纫机在不同面料间来回切换时容易跳针、断线,业内称之为“过梗”,“过梗王”就是专攻各种厚、薄、弹、硬的拼接面料,创下了1001.98米不停机、不断线的世界纪录。

“过梗王”的点子,源于阮积祥走访企业时的发现。有一次,他走进广东一家服装厂,车间奔走、满头大汗的机修工吸引了他的注意。

带着疑问,阮积祥上前与机修工攀谈起来,听到的是一肚子牢骚:“现在服装生产转向个性化,一条生产线一天做几款甚至几十款服装,每切换一种面料都要重新调参数,可苦了我们!”

看着疲于奔命的师傅,一个点子从阮积祥脑袋中冒出来。“能不能做一款智能缝纫机,自动调参数?”回到企业,他把问题抛给科研团队。

经过4年研发,“过梗王”最终问世,产品发布首日,就拿到了超5亿元的订单额。

“学习前沿知识浑身是劲,看到新鲜事物精神抖擞。”阮积祥说,这样的习惯早已融入他的工作与生活,也成为杰克的企业文化。

在杰克位于台州的总部大楼一楼,有一间“北斗书屋”,藏书上千册,且一直在增加。前沿技术、商业管理图书居多,也有人文方面的书籍。“北斗是我的花名,我喜欢把看完的书放进书屋,和大家一起学习。”他说。

一步快更要步步快

技术浪潮翻涌,创新周期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但这并没有改变阮积祥带领杰克向着一个又一个行业高峰攀登的决心。当下,创新正围绕最为火热的人形机器人展开。

在杰克的展厅记者通过视频看到,在服装工厂内,缝纫机以人工智能算法的摄像头为眼,并“长出”人形手臂,埋头制衣。在它们手里,每一条走线都准确无误。

“我们早在十年前就在关注机器人领域,并进行了布局。”阮积祥回忆,因为当时公司涉足了机床业务,作为掌舵人的他不得不对机器人产业进行深入了解。

但这样的选择,也让他受到不少来自企业内和行业内的质疑:“你一个做缝纫机的,玩什么人形机器人?”

已经站在行业创新的制高点,是否有必要迎难而上,主动面对远超行业需求的技术门槛和资金投入?

这位不知疲倦的“赶路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创新路上,不止你一个人,不仅要一步快,更要步步快。”他告诉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明年下半年,杰克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将正式亮相。

这种快人一步的意识刻在阮积祥的骨子里。

1995年,阮积祥和两个哥哥一起成立了杰克的前身——飞球缝纫机有限公司。三年后,以家用包缝机起家的飞球实现千万元产值。可与此同时,亚洲金融危机袭来,家用包缝机显然无法带领企业穿越寒冬。兄弟三人和20多名员工开了三天三夜的闭门会议,最终,大家一致决定进军工业缝纫机。

家用缝纫机转速每分钟只有几百转,而工业缝纫机却能达到七八千转。虽然都是缝纫机,但其实完全是两回事。不懂技术,那就找行业顶尖专家。“1999年,当时4家国有工业缝纫机厂的总工程师,我们聘请到了3个。年薪上百万元的日本专家,我们先后聘请了十多位。”阮积祥回忆。

重金投入之下,杰克工业缝纫机问世了。果然,之后几年家用缝纫机市场因为需求锐减而急转直下,工业缝纫机则随着纺织服装工厂的兴起而爆发,抢先一步的杰克工业缝纫机脱颖而出,从而也跳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再后来,杰克因先于同行洞悉了互联网时代服装产业“小单快反”趋势,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适应“小单快反”趋势的缝纫设备。

杰克不断迭代产品,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之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国内外现代化纺织服装工厂里的一道新风景线。”阮积祥说。

除了布局人形机器人,杰克近几年还从单纯销售缝制设备,成功转型为向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智能成套解决方案,包括成套的高端智能缝制设备、物料、仓储系统、软件等。这块全新业务,去年给公司贡献了5亿元的产值,成长迅速。

“越往后越难,因为已经没有了可借鉴、可学习的对象。作为行业引领者,必然走到无人区,一切只能靠自己了。”阮积祥说。

“赶路人”仍将在创新之路上不知疲倦,日夜兼程……


标签: 阮积祥;赶路人;缝纫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