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格小宣”网格宣讲团:让“平安课堂”更对味
2025年07月05日 来源: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通讯员 盛海燕


“大家伙注意了哈,如果突然接到陌生人的大额订单,可得多留几个心眼,这几招辨别套路的法子您记好……”。在台州家私城里,“格小宣”网格宣讲团成员潘佳锋正举着一张反诈宣传单,向市场经营户讲着其他市场经营户因“大客户”主动找上门而后凭转账截图要求垫付货款被骗的事。“那钱一垫付,骗子就可能消失了,咱得记住,采购须遵循相关流程,仅通过电话联系和汇款转账购买物资的方式,多半是坑......”市场经营户罗姐时不时点头:“小潘说的是事实,上次我也接到过类似电话!”

这是“格小宣”网格宣讲团的日常,也是路桥街道把“平安课堂”搬进网格的生动缩影。没有讲台话筒,他们就用这样“拉家常”的方式,把“大平安”拆成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身边事”,把“平安课”送到群众心坎上。

“身边人”讲透“身边理”

网格宣讲团里,有着不少“身边人”。有社区民警,带着真实案例来“以案说法”;有社区干部,深谙为民服务二三事;还有退休老干部、网格员、新就业群体……这些群众的“身边人”,最懂街坊邻居关心啥。

“现在讲的都是身边的事,既亲切效果又好。”人峰社区党委书记陆伟斌说道。为了让宣讲更“对味”,路桥街道经常组织“格小宣”成员召开“碰头会”。近期电信诈骗有啥新套路?消防隐患要注意啥?邻里纠纷咋调解更贴心?最近关心的热点是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居民的“急难愁盼”变成了“平安课堂”的鲜活素材。如今,通过“身边人”带动“热心人”,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有故事、会说话、肯奉献”的群众主动加入,熟悉的面孔、群众自己的语言,让宣讲有了更多的“烟火气”。

“活阵地”释放“新效能”

群众在哪儿,平安课堂就在哪儿:菜市场旁的宣传栏下,几位阿姨正围着格小宣学“辨别伪劣食品”;工地宿舍门口,宣讲员拿着安全帽讲“施工安全”;甚至在快递驿站排队时,都能听到一句“取件别忘撕快递单,个人信息要收好”......

这是街道“前移宣讲阵地”的创新——不是把居民“请进来”,而是让网格成员“走出去”,着力打造流动宣讲课堂,没有固定时间,没有固定地点,把“要讲的”与“想听的”相结合,哪儿方便在哪儿开讲,随时随地展开一场“短、快、直”的宣讲活动。

“这个宣讲方式好啊,以前要特意腾出时间去听,现在广场溜个弯的间隙,就能学两招实用的,非常接地气。前几天,在广场上搞了场‘网格艺韵 筑梦路桥’宣传活动,现场非常热闹,看着笑着就把知识记牢了。”家住南官社区的王伟佳夸赞道。

让知识“开门可及”,自网格宣讲团组建以来,已开展不同形式的“平安课堂”宣讲100多余次,惠及群众上万人,同时结合群众需求,以更加灵活生动的宣讲形式深入宣传,如将反诈、禁毒知识编成三句半,邻里和睦的故事排成小品等,使宣讲更具温度、有成效和接地气。


“分众化”推进“精准化”

为确保宣讲内容常讲常新、精准滴灌,“格小宣”网格宣讲团除定期召开“碰头会”收集议题以及在日常走访、网格巡查中捕捉“热乎”的社情民意和身边案例外,还摸索推行“按需配菜”的分众化宣讲模式。如对针对老年群体,联合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洪福堂等,把“防养老诈骗”和“居家防滑、用药安全”揉进“健康问诊”;对妇女群体,联合妇联、工会等,在寓教于乐中传播知识政策;对新路桥人,融合“以外管外”形式双语宣讲“消防安全”“防溺水”“反诈”等,让异乡人听得懂、记得住。这种精准对接的“滴灌式”宣讲,让平安知识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变成每个群体都用得上的“实用手册”。

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可能只是李大爷遇过的“养老诈骗”事件,也可能是王阿姨调解邻里纠纷的“锦囊”......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例”,恰恰是“格小宣”传递“平安大主题”的钥匙。“平安不是口号,‘格小宣’成员们就用这些小视角,让群众看见大平安,未来,路桥街道将不断壮大发展宣讲团力量,持续优化‘平安课堂’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接地气、聚民心的讲述方式,着力夯实平安建设基础。”路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金华锋表示。

标签: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