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在山上喝咖啡居然要排队!”今年“五一”假期,台州网友小楼发布的短视频突然火了——镜头里,黄岩宁溪镇桥亭居驿站的“落雨声咖啡馆”座无虚席,窗外是云雾缭绕的青山绿水。这条视频获得上万点赞,评论区炸了:“求定位!”“现在山里都这么潮了吗?”
黄岩西部山区,眼下正在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宁溪片区的宁溪镇、富山乡、上郑乡、屿头乡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更令人惊喜的是,带动这波热潮的,是宁溪片区“1+3”组团发展和一群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我们的阳光玫瑰果酒,原料来自云南,酿造技术是宁溪古法酿制工艺!”在位于宁溪镇的“宁川里”集市,一家名叫阳光玫瑰的果酒店,眼下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必逛打卡点。
记者注意到,该店销售的这种爆款果酒,包装充满宋韵元素,酒精度仅12度,特别适合年轻人微醺小酌。
店主陈燕玲是宁溪镇80后姑娘,去年回家乡开的店,生意一直不错。她透露,果酒店开在宁溪,而生产端却远在两千公里外的云南省建水县。
“建水万亩提子种植基地,都是黄岩人承包的。”这些人中,正好有素善酿酒的宁溪人,他们在当地琢磨起了用“阳光玫瑰”提子酿造低度果酒,很快获得成功,并被陈燕玲第一个带回了家乡。
“‘1+3’组团发展模式,特别适合我回乡创业。”在当地支持下,陈燕玲顺利入驻位于集镇中心黄金地段的“宁川里”集市,并在15天之内就实现了“拎包入住”。
“这里人流量大,对我品牌宣传很有效。”陈燕玲说,这种年轻态的果酒很快在本土爆卖,仅去年台州马拉松期间营业额就达到50万元,今年“五一”期间也销售火爆。

“根本忙不过来!”85后青年冯婷婷和丈夫陈岩开的“落雨声咖啡馆”,“五一”期间单日最高营业额破万。
这个开在环库公路边的咖啡馆,因为能边喝咖啡边看溪水云海,被网友称为“台州后花园小瑞士”。
咖啡馆采用全景落地窗设计,户外露营风的座位区坐满了拍照的年轻人。“很多客人是从椒江、路桥专程过来的。”冯婷婷说。
冯婷婷原本在城里上班,如今却把根扎在了宁溪这方绿水青山之中,这间小小的咖啡馆,成就了她人生的二次创业梦想。
“‘1+3’组团发展,‘镇’能量+‘乡’引力,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冯婷婷告诉记者,开店前她并没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只是看到店前的这条环库公路风光一流,就把开店的事定了下来,想不到自己的决策是对的。
骑行爱好者楼宇是店里常客,他经常周末专程带家人过来喝咖啡。楼宇说,“坐在这里,看到的风光就像山水画一样,太美了!”

宁溪,古称宁川。在这一方山清水秀、宁静祥和之地,因长潭库区生态保护的需要,多年来一直发展受限,很多大姑娘、小伙子纷纷外出讨生活。
去年8月,黄岩试点启动宁溪片区“1+3”组团发展模式,西部山区一镇三乡“黄金组合”正式出道。
随着试点的启动,“一镇三乡”纷纷亮出家底,在片区党委的统筹下,将各地零散的景点串联,形成了9条主题旅游线路,西部山区成了许多市民自驾游首选的“诗与远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青春把乡愁写成乡“创”。
据初步统计,去年8月以来,先后有上百名年轻人涌入宋韵直街餐饮民宿、白鹭湾版画村农家乐、“宁川里”农产品集市、岭下村柑橘产业基地等各个行业创业就业。
“以前觉得家乡没发展,现在机会比城里还多!”尝到创业甜头的陈燕玲计划明年把电商团队带回来。“云南生产基地还有一大批二十几岁的大学生,我这边打前站弄好的话,到时就把他们引过来。”
“年轻人回归带来理念、技术和人气,这是最宝贵的乡村振兴资源。”宁溪镇党委副书记沈煜凯表示。去年8月以来,通过“1+3”组团发展,宁溪片区“一镇三乡”新增市场主体342家。今年1——4月就新增137家,其中青年创业项目占比约50%。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