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种子”计划省级试点推进会暨金融赋能专利转化对接活动现场,温岭农商银行、工商银行温岭支行等12家金融机构与包括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在内的11家“金种子”企业签订了授信协议,将以3.2亿元授信助力“金种子”企业把“知产”加速转化为“资产”。
近年来,温岭市高度重视企业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工作,支撑产业发展效能快速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培育18家企业入驻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187家企业纳入省级“金种子”计划,其中孵化级161家、成长级26家,数量位居台州首位。不久前,浙江省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金种子”计划2025年工作要点》,并公布了全省首批“金种子”计划2025年企业全生命周期普惠服务机制省级试点名单,温岭就是其中之一。
“聚焦专利产业化核心目标,对标省‘孵化级—成长级—样板级’梯度培育体系,我们通过‘政策工具箱+服务直通车+金融快车道’三维赋能体系,构建起从专利培育到成果转化的完整生态链。”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实现专利技术价值最大化,我市建成了“线上一张网”“线下一站式”双维度互为支撑、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的公共服务矩阵。
线上建成并运行“温知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业务服务、政务服务和信息服务“一网通办”。
线下形成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级温岭(通用机械)知识产权快维中心为支点,浙大科技园知识产权创新服务(温岭)中心等各类机构为延伸的增值服务体系。
“我们还组建了‘金种子’计划服务小组,选派科(所)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邀请知识产权专业代理机构参与试点工作,在全市250家企业内设立‘专职管理员’,并由80位镇(街道)经发办工作人员协同推进,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服务。”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温岭市市场监管局:
与此同时,该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聚焦细分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专利成果转化,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起集中许可专利池12个,目前已拥有产业专利472件,形成专利池之间相互支撑的专利集群,进一步扶优做强产业链。
此外,该局还积极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动高质量专利产出和转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7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完成备案,其中认定11件,涉及自主创新知识产权62件。
“以省级试点为契机,今年我们还计划入库‘金种子’企业185家以上,力争专利密集型产品年产值新增40亿元以上。”该负责人说。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