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味起台州》:食物入口,心回故乡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台州 林立

平均一集8分多钟的纪录片《味起台州》放完了,眼睛告诉我“结束了”,胃袋和心却一阵空虚。

不知道有没有台州人和我一样,刚看前两集时觉得片子太短,想着还有好多美食被遗漏了。适应了短片的叙事节奏之后,6集看完,关于“台州美食”虽然还有想要补充内容的冲动,但情感上是满足的。

在看第三集《方言里的秘密》时,听旁白念道:“十里不同音的方言秘密,就藏在迁徙族群的基因里。人和土地相互适应,也生长出新的筋骨。”

我不自觉附和出声:“对对对!”

台州地理.png

台州大地

我一直认为台州美食的魅力不仅在于“多元”,更在于“深厚”。

以我的故乡玉环市坎门街道为例,正如第三集提到的那样,我们的祖先300多年前从福建省多地迁徙到浙南渔村坎门定居。这段历史让闽南语成了大部分坎门人的方言(还有少部分讲温州话),同时让闽南渔家饮食文化在台州土地一隅得到了传承。

坎门.png

玉环坎门

短片中提到的番薯,以及番薯的衍生品——山粉,烹饪方式可盐可甜,既可和猪肉、鱼肉、蔬菜结合成不同形态的主食、菜品,也可以和桂花、酒酿、红糖组合成清新的甜品。

番薯是福建渔民乘着渔船带来的,而以台州临海为代表的种类丰富的面食,则是北方中原人士迁徙避乱带入台州府城的。移民文化极大丰富了台州美食的元素,让品尝台州九个县(市、区)美食的食客,感到一种鸡尾酒式的混搭快乐。然而例如山粉、面食的出现,不是近现代的台州本土厨师的创新,它的底子在闽南、中原地区,融入台州之前就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成为台州美食后,又千变万化,明艳不可方物。

番薯和山粉

《味起台州》中有各种高难度运镜,我尤其喜欢那些贴近到食物表层的特写镜头,比如黄鱼的蒜瓣肉纹理、青蟹的蟹膏、糊拉汰的饼皮、咸肉半透明的油脂层等等镜头,这些观赏食物的视角,让我得以获得旁观者的新奇感。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熟悉的食材不止好吃,而且丰腴肥美、浑然天成,它们确实适合用“舌尖体名言”来形容,是真正的大自然的馈赠。

和食物一样让我因旁观而觉得新鲜的,是镜头里不同区域的台州人。

可能外地观众很难从短片精炼的人物对白中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台州式的硬气”。那些口音各异的台州方言,无论说话者是山区的天台、仙居人,还是其他滨海县(市、区)的人士,一定会引得台州人观看时发笑。这是隔着屏幕才会产生的对乡音的忍俊不禁,觉得老家人可爱、直接,升起一股“只有我懂”的暗中快乐。和江浙地区其他方言相比,台州话有个特异之处,就是“有点硬,有点凶”。

台州人的“硬”或“凶”很大程度上是地理赋予的。这里多山滨海,在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代得到真正的发展之前,台州一直是中原人概念中的蛮荒之地。

从很早以前,台州先民就在被迫学会“走出去”,向大海讨生活,向山后面的世界寻找可能。因为先天的地理条件所致,这里的人们明白想要致富,就得搏命去争取。所以他们无论出海捕鱼还是下海经商,都有一种誓不回头的坚决。《味起台州》拍摄的关于渔民出海的镜头,虽然内容不长,但深蓝色的大海撞击渔船产生白色巨浪的画面,是台州渔民千百年“讨海生涯”的缩影,也是台州人迎接人生之战的写照。

拼搏的日子苦不堪言,但我特别喜欢《味起台州》中的一句话——或许潮水就是台州人的运气。

是的,台州人很乐观,大风浪确实带来了大挑战,但是有潮水就能冲刷出新希望。

台州人强硬、直爽、实在的性格,隐藏在各种食物中。比如一张面皮裹卷山海的食饼筒,以及吃法类似但热量更高的嵌糕,还有浇上肉汁的糯米饭。今天的镜头下看这些食物,可能更突出的是满足、幸福的快乐。但再往旧时代推想,这种吃法高效、营养高能的食物,就是为了支撑体能出现的。

那时的台州人,想着的是怎么才能更快速地解决吃饭,一餐顶两餐。台州人不得不急,因为时间不等人,尤其不等小地方的生意人。

想着出人头地时,离乡是迫切的。等到硕果累累时,怀乡是刻骨的。在外的台州人,有强烈的乡愁,在异乡的餐桌上,他们格外想念那些离海两三小时就端上餐桌的小海鲜,油炸的泡虾,刚出锅的姜汤面、麦虾,刚蒸好的山粉圆、炊圆、扁食……

据说台州菜能够扬名上海滩,源于一些已经定居上海的老板为了解乡愁而去开饭店。家烧大黄鱼、沙蒜豆面等等让老台州人痴迷的美味,也迷倒了对海鲜情有独钟的上海食客。

台州菜出名,比台州人出名要晚得多。因为台州菜主打一个鲜甜,是物流、冷链再发达也很难保证故土原味的那种鲜甜。保鲜技术的发展,确实让更多城市能够尝到台州的鲜。但你要问台州人最好吃的饭店在哪里,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在我老家的小巷子里、菜场边、码头上。

有一种没被《味起台州》拍摄到的小吃,很能诠释台州美食对台州人的重要性,那是路桥的一种卤味小吃拼盘“卤四件”,卤的是鸭胗、鸭心、鸭肠、鸭肝。古时候只有卤味才能让远行的游子尽可能长时间地吃到老家的食物,后来人们给“卤四件”取了个文艺范的名,叫“牵肠挂肚”。

食物入口,心回故乡。

是啊,牵肠挂肚,我们对台州食物是这念想,我们对台州,亦然如此。

(图片均为《味起台州》剧照)

标签: 味起台州;番薯;鲜甜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