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落幕,意味着各地中小学生的寒假也快结束了。近日,台州市图书馆迎来一波又一波“学生大军”:他们或埋头赶作业、或沉浸书海“充电”,为新学期蓄力。
采访中,不少学生坦言,年后的图书馆人流火爆,为占得“一席之地”,每天提前到馆抢座是常态。
“作业大军”扎进图书馆,效率翻倍
2月9日上午10时,台州市图书馆的少儿文献借阅室内,上座率几乎为100%。
“春节期间玩得太嗨,现在我每天和同学约好,早上9时到图书馆写作业,中午回家吃完饭后,下午接着来。”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吴世良告诉记者,这种每天定时、定点来图书馆“打卡”的状态,他们已经坚持了四天,效率挺高,寒假作业只要再完成两篇作文和一张英语试卷就“收官”了。
不过,为了保持开学前的良好状态,吴世良和同学打算坚持来图书馆学习。“我们计划,接下来在图书馆多看看课外书,顺便预习新学期的内容。这样开学以后,也能轻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吴世良说。
“在家容易分心,这里学习效率更高。”黄岩西江小学五年级学生严博,早上8时多就来图书馆占座了,在复习完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内容后,10时10分左右,他带着诗词复印件来到楼间的回廊处背诵。
“寒假作业我前几天就完成了,这段时间,我每天早上7时起床背英语单词,吃完早饭后,再跟爸爸到图书馆复习,下午5时爸爸下班后,再跟他一起回家。”严博说,图书馆的自习氛围好,学生也多,在这里他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充电站”座无虚席,课外阅读持续升温
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刘先生带着刚下钢琴课的女儿匆匆走进市图书馆,在一楼的少儿文献借阅室转了一圈后发现“座无虚席”,转而到二楼寻找空位子。“因为女儿的兴趣课耽误了时间,没想到这会儿来,连空位也不好找了。”刘先生感慨道。
宝妈陈璐和女儿是早上9时不到出门,因为家住得近,走路到图书馆只要七八分钟。“每年一放假,图书馆的学生就多起来了,如果不赶早来,根本占不到好位子。”陈璐说着,指了指一楼大厅里的数字大屏。
顺着手指方向记者看到,大屏幕上的实时进馆人数,正不断往上增加。上午10时许,记者刚进馆时已有1000余人次入馆。仅仅过了半个多小时,入馆人次就突破了1500,近一周的接待人次更是达到3万多。
年后的图书馆“人满为患”,不少学生“组团”来补作业,复习课内知识,但也有许多学生,将图书馆视为拓展视野的“充电站”。
二楼的普通文献借阅室内,初三学生潇潇在写完作业后,沉浸式地阅读起了历史文学作品《从前有个书生》。“这里环境好,阅读、学习两不误。”潇潇告诉记者,她今天的计划是把这本书的剩余部分看完,然后再挑一本感兴趣的借回家。
为了寻找写作灵感,高一学生陈阳特意与同学相约图书馆,度过安静的阅读与学习时光。“书海氛围能激发灵感,而且图书馆里的书目种类多,一些文学类书籍能够帮助我打开创作新思路。”陈阳说。
家长“陪学团”和孩子共成长
走访中记者留意到,除了大部分学生群体热衷于待在图书馆以外,一些家长“陪学团”也成了“泡馆”主力。这阵子,椒江的李女士每天陪女儿到图书馆学习,自己则找些与工作相关的书籍阅读。
“孩子在家时学习效率很低,但只要一来图书馆,我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阅读,不主动和她说话,她的专注力就能提升很多。”李女士坦言,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能让孩子更快进入状态。而这种“亲子共学”的模式,既缓解了假期松散的状态,也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传递了学习态度。
“这个假期,我们泡在图书馆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个假期都要长。”在陈璐看来,和孩子一起在图书馆学习,累了就各自挑一本感兴趣的书籍阅读,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很有意义,全家都能一起静心,修身养性的同时提升自己。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