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仁政:
讲述
辗转千里考军校报国
小的时候,我家里很穷,父亲是一个挑夫,靠帮别人挑东西赚钱补贴家用。但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砸锅卖铁也要让我读书。
在老家的学校读完小学,1940年10月,母亲因病去世,那时我初中快毕业了。
深感国破家亡,国土被日本人践踏,我毅然决定要去报考军校,参军报国。那时候,我听说金华正在招考黄埔军校的学生,立即只身前往。
那年我19岁,靠着一双腿,硬是翻山越岭徒步从天台走到新昌。到达新昌后,我想办法搭了车,最后顺利赶到了金华。
参加报考考试后,我如愿地通过测试被录取,等待校方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学校去。
那时,金华经常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有一次,有两颗炮弹落在我们附近,一颗是个“哑弹”,大家花了很大力气才将“哑弹”弄走。
各地学员到齐后,我们从金华步行到江西上火车,经过广东等地到广西宜山下火车,之后转到贵州遵义,又翻山越岭到重庆,再北上过秦岭在陕西宝鸡上火车,最后到达西安黄埔第七分校。
到达第七分校后,我和其他学生很快被分配到学校的各个科,开始学习各种专业的军事知识。我被分到的是第17期12总队步科第三队,当时一队有100多人。
很快我们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中,同学大多也是同龄人,大家的理想都是杀日本鬼子报效国家,因此积极性都非常高,训练也很刻苦。
战场上飞驰的通信参谋
我在军校里一共上了2年的课,一直到1943年3月左右才从军校毕业。毕业后,和我同期的同学都被分配到各个部队,我被分发到陆军第12军22师,在师部参谋系通信科任担任少尉见习参谋。
当时部队的驻地在河南宝丰县大石桥,正在和日军部队相持,双方不时地发生交火,互有往来。我们部队秉承“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以小胜为大胜,以战养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方针,一直和日军周旋。
我在部队的任务,是从师部向军部或各团部传送文件、命令,当时交通不便,部队没有车,专门给我配有一匹马,在各个部队之间来回都是骑马去的。
有一次,我奉命到第66团去传送文件,到那时该团团长刚好在吃饭,见我到来,先向我敬礼,再邀我入席吃饭。饭后还一起观看部队文工团演出的京剧《打渔杀家》,现在我还会完整地唱完该剧。
一年多后,我被调回到黄埔第七分校军官教育队,任中尉教育副官,一直到抗战胜利,我都在军校从事学生教育方面的工作。
抗战胜利后,我被邀请前往金华12军步兵11团团部任上尉干事。约大半年后,又来到杭州警察学校当教育班。
再后来,又大半年后,我到了324师971团当少校参谋,不久部队奉命调往上海浦东驻防。上海解放前夕,我们全团起义投诚,在上海江北浦口集训半年多。
后来,我向部队申请退伍回家,获得批准后,就回到老家天台,因为从小读书识字,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以教书为生。印象施老今年已经94岁高龄,满头银发,面容沧桑。他身穿一件蓝色的T恤,上面“抗战老兵”4个字非常显眼,手拿一把蒲扇。
由于身体不好,老人好多年前就因为青光眼双眼失明,无法治愈。老人的听力也很差,只能断断续续地听到别人的讲话。
对施老的采访,主要是由其养女代为转诉,父亲参军的经历,女儿已经在肚子里滚瓜烂熟。他是我采访的军衔最高的国民党老兵,已经是少校军官,也是身体、生活条件最差的。
听到记者问他关于抗战的问题,老人自顾自地开始讲自己进入黄埔军校的时间、参军的时间、所在部队的番号,以及自己简单的抗战经历。
因家庭条件不好,老人晚年过得并不是很好,他和自己的养女以及女婿一起生活。他们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只能尽量让老人吃好睡好,安享晚年。
原标题: 抗日战场上飞驰的通信参谋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