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网友“画一个圈”@晚报QQ通:微信朋友圈老是有人转发偷孩子抢孩子的消息,黄岩路桥哪儿哪儿都有,这都传到我们白水洋了!请晚报帮忙辟个谣!(7月2日《台州晚报》第6版)
不只是在我市,全国许多地方都遭遇了“抢孩子”谣言的困扰,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个“马甲”冒出来,业已成为网络时代公共舆论治理的“老大难”。
谣言各不同,恐慌却相似。“抢孩子”谣言之所以流行开来,关键是利用了公众的善心。正如一位转发网友所言,孩子是这个社会最受关注的群体之一。对这样的信息,无论真伪,她都会转发,“也算提醒”。诚然,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敬畏无可厚非,可不明真相的“善意提醒”,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困惑、迷茫乃至恐慌,在不经意间变成恶意传谣。
其实,仔细辨别这些“抢孩子”的消息,无论是从模糊的时间中,还是雷同的地址里,完全可以找到“破绽”。再谨慎细致一些,用“度娘”搜一搜,更是真假立辨了。遗憾的是,基于从众的心理、本能的反应,在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中,造成了一幅恐慌不堪的滑稽图景。
“抢孩子”谣言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根源还在于查处问责不“给力”。一方面,漫天飞的谣言传播速度极快,现有的监管和处罚手段跟不上谣言“升级换代”的速度,直接导致了执法的被动滞后;另一方面,处罚措施威慑力不够外,且覆盖面不足,无法形成“传播谣言必刑罚”的心理预期。
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虽然及时辟谣可以消弥公众焦虑,可此时谣言传播开了,事实上危害已经既成事实。由此而言,铲除“抢孩子”谣言的现实土壤,关口前移并打好“组合拳”,比刑拘造谣者显得更加刻不容缓。一方面要让谣言死于襁褓之中,对微信圈的“原创首发”内容进行严审严管,直至运用“限期封号”、“终身禁止”等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不仅要关注现实社会发展,也要关注网络世界,对敏感性内容、苗头性事件“该出手时就出手”,用最迅速、最真实、最权威的信息来澄清真相,这才是对谣言最有力的终结。如此做到位了,再加上网民时刻保持理智和清醒,增强思想免疫力和有效传播力,那么“抢孩子”谣言也就会不攻自破、日渐消弭。
原标题: 清除“抢孩子”谣言危害关口必须前移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