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坐书斋诗意生活的肖瑞峰,这几天因为高考被“打扰”了。
他是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导,教的不是硕士生就是博士生,本来不甚关注高考,但因为4年前在本报与省社科联主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上的一次演讲,内容与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神一致,他作为主讲嘉宾,瞬间成了“网络红人”。
高考第二天,晚上,钱报记者约访肖瑞峰。
那会儿下着大雨,他撑伞趟水而来。虽然整日与唐诗宋词古代文学为伴,却不形于外,一件黑色Polo衫,与教理科的教授差不多。见过几次,从没见他穿对襟盘扣的唐装,手臂上也不套什么檀木佛珠。4年前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也是西装革履。但说话舒缓,字斟句酌,对典故和诗句,信手拈来。
高考第一天就有人把消息发到微信上,说“浙工大教授完美预测高考作文题”,肖瑞峰笑,“这明显是标题党,我作讲座时可没想到和高考有关联,这不算是我预测高考题,纯粹巧合,你们钱报说4年前旧文与作文题‘神一致’倒是事实。”
肖瑞峰研究生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诗品与人品是否对应,是他硕士毕业论文的主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争论长久的老话题。
“我个人认为,今年作文题出得挺好,区分度比较高,能准确衡量出考生的阅读面和解读能力、辨析能力。既可以检验学生阅读的广度,也可以考察他们思考的深度,容易拉开距离。”
作文需要阅读量,也是一个老话题。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学诗,先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再读杜甫的七言律一二百首,再是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再看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这篇文章是写给未来高考生的。阅读,不一定马上有用,但化为你的文学修养后,总有一天会成为你的智珠在握。
问:您为什么会关注“诗品和人品”这个题目?
肖瑞峰: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我从硕士生时代开始,就对唐代享有诗豪之誉的刘禹锡感兴趣。刘禹锡这个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品、诗品高度统一。他是唐代政治改革家,为了捍卫自己的理想,可以说是九死不悔。他在诗歌里也塑造了笑傲人生的自我形象。
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诗人,诗品和人品是脱节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可以找到大量的“言非心声”的例证。
“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后来,我给研究生开了一个《中国诗学》的课程,既勾勒中国诗学的体系,又从不同侧面对中国诗学做面面观,此外,还把诗歌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其中就探讨了诗品与人品等问题。这个论题,荟萃了我多年的研究心得。
问:在给研究生上课时,您觉得当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储备如何?
肖瑞峰:客观地说,当今研究生的传统文化储备,相对不足。他们的学术功底与老一辈学者相比显得较为薄弱,尤其对文献的解读能力,亟需加强。
因为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国学教育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不像老一代学者,从私塾开始就记诵四书五经,触摸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们都是有童子功的,10多岁就能对国学经典倒背如流。
我们现在时代不同,学生需要吸收的知识更多,精力又有限,所以研究生国学储备不足,是自然现象。
从教学过程看,研究生对中国诗学还是感兴趣的,对诗品和人品关系等命题,在老师的启发下,也能作一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但总的来说,由于阅读原典比较少,又受到其他课程的限制,虽然有时也能迸发出思想火花,但还不能连成线、扩成面,总体来说,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但在大众化讲座里,跟研究生教学比,我已有意淡化学术性而增强趣味性。
研究生课堂上,我会引述很多古代诗论著作中的原话,引述的原典会达到50多种,在讲座上这些基本都省略了。
问:往前回溯,您觉得如今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掌握传统文化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入手?
肖瑞峰:对小学生来说,背诵还是有必要的。古代小孩三四岁开始背诗歌也未必都能理解,但儿时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长大后能信手拈来、随意挥洒的,大多是儿时积累。
高中生学习传统文化,应当多阅读经典。经典著作大多经过历史的沉淀与筛选,经历过大浪淘沙的过程,比较靠谱。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掩卷沉思,还应把思想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
阅读过的经典著作不一定马上能派上用场,但它会一点点化解为你的文化修养、积淀成你的学术底蕴,最终还是有用处的。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也许很难完全摈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读书方式,但从长远计,中学时代还是要尽量拓展自己的阅读空间。这光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恐怕无济于事,需要学校和家庭加以配合。
顺便说一下,现在的大学生作课堂笔记的似乎越来越少了。这不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我们当年读大学时,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恨不得记录下来,教室里一片蚕食桑叶的沙沙声,那是几十支钢笔同时在或精致或粗陋的笔记本上游走。一堂课下来,大家往往累得手臂酸麻,脸上却都挂着又一次采集到富矿标本的愉快笑容。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景象便从教室里消失了。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们吸取知识的渠道已趋多元,不像我们当年在书籍短缺的情况下,把课堂当成了求知的主渠道,舍此别无选择。换言之,新一代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依赖性已大大降低,有人甚至哗众取宠地说已降低到零。可是,这就能构成不作笔记的理由了吗?作笔记的意义,不仅是把知识存储下来的方式,也是锻炼手与脑之间的协调能力,还是帮助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有哪位作笔记的同学会思想开小差呢?
问:您怎么教自己的小孩学传统文化的?
肖瑞峰:我自己的孩子,说实话并没有刻意培养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并不希望他能子承父业,但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藏书较多,有时候会诱导他多看看。耳濡目染,他自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是有所感知的。
对古典诗词,除了要求他有一定的记诵量外,重在理解和融会贯通,在彼此都相对空闲时,我们会有一些关于诗词的对话,受惠的不光是他,我也能从他别具一格的解读中得到一些启发。
原标题: 讲座内容与2015浙江高考作文“撞题”,浙工大教授成网络红人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