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台湾鳗鳅“游”进三门湾
2015年05月27日 来源: 台州日报 通讯员 李贝妮 记者 朱小兵

  有一种泥鳅,体型比普通泥鳅大三四倍,成年后有近半斤重,身长达16至20厘米。三门县亭旁镇的九连池家庭农场就养殖着这种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鳅中之王”之美誉的“台湾鳗鳅”。

  “我是去年8月份开始养殖的,目前共有17口养殖塘,面积约15亩。”5月21日,农场负责人“80后”赖常产接受了相关采访。

  赖常产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小伙,偶然机会,从朋友那得知养殖“台湾鳗鳅”收益可观、前景良好,加之对养殖有着浓厚兴趣,就萌生了养殖“台湾鳗鳅”的想法。

  经前期准备,去年8月份,赖常产开始养殖“台湾鳗鳅”。他把家安进了养殖场,早晚定时、科学地喂料,还时常上网查询资料,参加培训,想方设法提高鳗鳅的成活率。“我养的鳗鳅成活率可达95%。”他说。

  和普通泥鳅相比,“台湾鳗鳅”外表上没有多大异处,就是体型比普通泥鳅大一些。但它不仅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还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鳗鳅一般都是早、晚才会出来觅食。”赖常产拿网兜在一口塘里兜起了一网肥大的鳗鳅。“现在还不算大,等到8月份上市的时候,鳗鳅会更肥,到时候才能卖个好价格。”

  “虽然还没上市,但已有不少客户前来预定。”赖常产说,“如果养殖得好,每亩每年纯收益可达5万多元。”

  规划有序的养殖塘、沿岸种植的水果、生态放养的土鸡……如今,养殖场已初步实现了生态混养模式。“鸡粪可以肥沃养殖塘的泥土,果树既可以美化环境,还能给鳗鳅适当遮阳,可谓一举两得。”赖常产说,下一步,他计划扩大规模,在养殖塘里再分层养一些田螺。同时,增种一些市面上稀缺的水果树苗,提高农场收益。

 

原标题: 台湾鳗鳅“游”进三门湾

标签: 养殖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