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昨日下午,参加聚会的老兵在酒店合影。
图一:1951年,曾经还年少的他们从军后勤部卫训一队毕业,次年,他们就奔赴朝鲜,保家卫国。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董军身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
老兵们所保存的抗美援朝纪念章等物件。
63年前,他们从台州远赴朝鲜保家卫国
如今,他们相聚故地重温往昔,共同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这两天,有10多位老人拖着年迈的身躯来到黄岩、椒江等地参观、游览。60多年前,只有十四五岁的他们毅然献身国防,报名从军,成了部队医务工作者。1952年底,他们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而这些人生难忘的经历正是从台州开始的。
这些老人有台州本地的,也有来自省内的衢州、杭州,更不乏山东、陕西、江苏、福建等地的老兵。时隔一个甲子,老照片中还曾年少的他们,如今都已白发苍苍。他们故地重游,回忆往昔时光,为我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1
赵智:急行军过度劳累,走着都能睡着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当年12月,正在黄岩中学读初二的赵智(图二二排右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毛伟、夏辉等女同学报名参了军。那个时候,黄岩中学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毅然从军,保家卫国。1952年底,因军事需要,赵智所在的部队要赶赴东北,并于次年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当时赵智被分配到的部门是师后勤部卫生科,从事医药管理等工作。虽然从事后勤服务,但困难和艰苦却无处不在。
最让老人难忘的是急行军的时候。“军令如山,作为军人,我们必须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所以急行军的时候,容不得半点懈怠。”赵智回忆,不停歇地赶路,大家往往会尿急,男同志就会随便找个地方解决,而像她这样的女同志则很尴尬,有时候只能把尿撒在裤子里。再加上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气温,尿液会被冻成冰,冰碴经常将大腿划出道道血口子。
另外就是行军的疲惫,很多志愿军同志走着路都能睡着。“现在说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可当时真的就是如此。”老人说,行军的次数多了,大家都熟知了频率。走路的时候,有些人由于过度劳累,只能闭着眼睛,而双脚却在行走,假如前面的同志稍微一个停顿,后面的战士就会与其相撞。
2
董军:天冷却不能穿毛衣,洗漱要靠柴油桶
昨天,分隔近60年的老兵们又重新聚在了椒江,回忆过往岁月。老人们多数都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最小的董军(图二二排左二)阿婆也有78岁了。
董军阿婆老家在温岭,1951年2月在椒江参军的她,当时的年龄只有13岁。“我们先从黄岩出发坐小船到临海,再乘汽车去萧山,然后上火车赶赴东北……部队在辽宁休整两三天后就直接跨江入朝。”过往的情景,在老人的脑海中依然清晰。
在朝鲜的前几个月,战争仍在进行。由于条件的限制,能吃上热饭都难,洗漱更无从谈起。“洗脸,要去溪水边,挑开冰块,用冷水。平时衣服也只能穿衬衫和棉服,毛衣根本穿不了。”董军阿婆说,因为卫生状况差,穿毛衣的话,身上容易长虱子,会痒得慌。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情况有了好转。董军这才每隔一段时间,找个大柴油桶烧水,用来洗漱。
3
许万坤:退休20年写10万字纪实小说,望后辈能铭记
在老人们提供的部队合影中,有一个小战士坐在前排左数第六个位置,不同于其他同志的严肃,他“卖了个萌”,侧躺在身旁一个战友的大腿上。如今,老照片中的这位“卖萌战士”已是八十高龄。
许万坤(图二三排左一),家住临海,1950年,14岁的他在黄岩报名参军。在朝鲜战场上,他先从事部队医药门诊工作,后来则学会了开车、机械修理维护等技术。
回想往昔,老人有点动容。“为了保密,部队往往天黑了才行军,卡车要前进,必然要开灯,这是最大的麻烦。”许万坤告诉记者,敌机见到有亮光,就会投弹,所以每隔一两里路,部队会安排一个防空哨,听到敌机声音,哨兵会鸣枪,行进的部队则在第一时间选择地方隐蔽。卡车司机由于发动机的轰鸣声,往往听不到枪声,这就需要坐在卡车后斗上的同志拍打车身,如此,司机才知敌机来袭,并迅速关闭车灯,防止暴露位置。行军、敌机、车灯、拍打车身,这些情景,成了老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1957年,许万坤复员回家,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他想写点朝鲜战场回忆类的文章,但是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这事就这么被耽搁了。
1995年左右,许万坤在黄岩运输总公司退休。从退休的那天起,他才真正开始着手这件事。老人将自己在朝鲜所亲身经历和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成纪实小说,这20年里,他已写成了10多篇、约10万字的文章。
“不为别的,就想告诉后代,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和吃过的苦,希望他们能够铭记。”许万坤表示,纪实小说他还会继续写下去,直至自己走不动、提不起笔为止。
4
阮元祯:战友情转化成了爱情
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战士,往往将战友情看得特别重。这次,老兵来台州相聚,其中有很多是夫妻关系,他们都曾并肩参加过抗美援朝,在部队中结下的情谊,最后转化成了美好的爱情。
今年已82岁高龄的阮元祯(图二三排右一)老家在福建,他的老伴正是赵智阿婆。当记者问起他们相恋的那段时光时,阮大爷则显得很严肃:“那时,我们的年龄也还小,部队里有纪律,一般是不允许谈恋爱的,所以我们心中都牢记使命,即使有儿女私情,也会暂时放在一边,凡事都以国家利益为重。”
阮大爷说,在部队里,虽然男同志和女同志之间都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但结婚生子却是在复员后发生的事。“毕竟大家在一起这么久,情谊很可贵,我们当中的多数人还是找回了自己的战友。”
原标题: 17位援朝老兵,63年难忘战友情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