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北方,八达岭长城很有名气。其实在江南,有临海古长城,为台州府城墙,晋代开创,已有1600余年历史,被誉为“江南长城”。
彼时彼地,长城既是一道物理防线,也是一道心理屏障。但现在,它们已变成一个文化符号。
临海是台州千年府城,历史上出过两个宰相,都是在南宋,一个是钱象祖,一个是谢深甫。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7岁时以咏鹅扬名天下,后因抨击时政获罪入牢,写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诗句。680年,他被贬临海县丞,人称骆临海,写下《久客临海有怀》——
天涯非日观,地岜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步安流。
我国最早的修辞学专著《文则》,是临海人陈骙所著。明代与徐霞客并称的我国最早的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也是临海人,他留下了《五岳游草》、《广游志》等著作,篇幅是《徐霞客游记》的一倍多。
临海兼具名城、名人、名迹,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宋代时曾被文天祥赞曰:“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
怀古何须游赤壁,御侮谁不忆桃渚。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去年在临海开机。故事的主角戚继光,是我的山东老乡,只不过这个老乡生活在明代。
戚继光,曾任浙江都司参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桃渚千户所遭数千倭寇包围,戚从宁波赶来解围,又歼灭入侵海门卫城的倭寇。他前往义乌招兵,严格训练,教授“鸳鸯阵法”,建成“戚家军”。
台州倭寇平定后,戚继光奉命调往福建。台州百姓为他立碑建祠,永世感怀。
5000年前,先民在台州大地繁衍生息。仙居下汤文化遗址的发现,则将台州历史推到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年。
史上,台州属瓯越之地,也是流放之地。杜甫流放台州时,诗云:台州地阔水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穿过历史云烟,如今的台州,文化繁盛。台州乱弹、天台济公传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仙居花灯、临海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临海词调、黄岩翻簧竹雕、仙居彩石镶嵌等13种民间文化,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天里,143个文化馆、站,举办展览1—2场,举办6—7场文艺活动,还有389人在这里参加培训。
全市10个图书馆,藏书达119.69万册。仅仅是台州市图书馆,每天就有3988人次光顾,2603册图书被借出。
与十几年前民营书店遍地开花的局面不同,如今随着网上购书的兴起,以及手机阅读的普及,民营书店日渐式微。就是实体书店,也受到一定冲击。
但在新华书店这样的老牌书店,每天销往市区的图书达5.5万册。除去教材,每天有1.05万本。一年之中,市区人均购买教材以外图书2.57册。
有文章称,中国人每年读书4.7本,平均每天5分钟不到。但韩国人均每年读书11本、法国人20本、日本人40本、以色列人64本。人们期待的“书香社会”,还有些远。
告别胶片电影,台州市民在2009年前后看上更高质量的数字电影。一天里,40家影院同时在放映。
市区的新时代电影大世界,每天接纳685人看电影,平均每人花费44元。
告别白天的喧嚣,等午夜的电影散场,整个城市已进入梦乡。
医院病房里,紧急的手术仍在进行。呼啸的救护车,不时打破夜的宁静。医院,城市一个重要细胞,还无法入眠。
每天, 3096个医疗机构,诊疗11.86万人次,平均每个医疗机构诊疗38—39人。
每天,卫生机构床位数以3—4张的速度增长,卫生机构人员数增加4—5人,但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得不到彻底解决。
每天,有187人无偿献血,为需要帮助的人献上一份温暖。
时间进入凌晨,《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开始印刷。台州的每一天,都是步履匆匆。台州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在这一天天里悄然进行着。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一份份带着油墨香的报纸,又会被送到20多万订户手中。新的一天,开始了。
(文中数据为2013年,来源于《台州统计年鉴》,部分更新至2014年。)
原标题: 繁盛的文化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