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临海市东塍镇的徐亦波在临海有一家生产童装的工厂。去年4月,他在网上增开了两家童装店,生意一下子扩大了,可是业务增长也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临海农商行在核实了徐亦波一家的基本情况及贷款用途后,贷给他20万元创业资金,靠这20万元的创业资金,徐亦波在2014年创下了近百万元的销量。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命脉。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征程中,临海奋力“领跑”。2008年,临海获评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市;2011年,临海入围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县(市、区)试点市,并被中央农办列为农村综合改革联系点。如今,临海市跻身省级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
办贷“一站式”服务,破解信贷效率困局
近年来,临海市在打造“普惠金融”模式中,把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破解农民“征信难、增信难”问题,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为全市每家每户建立经济档案,以建设“信用临海”为抓手,率先在全省开展信用征集工作,综合考量农户道德品德、信用记录、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并实现动态管理。
2014年,临海农商银行城关支行探索客户经理网格化管理,以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管理标准、定奖惩制度的“六定”管理要求,划分客户经理“责任田”,将“责任田”管理效果与客户收入挂钩,保证工作制度化,条理化,提升客户经理的工作力度。
而在临海彩灯、户外休闲用品的集中乡镇中设立办贷“一站式”服务,将信贷内外勤做到完全分设,按照贷前、贷时完全隔离原则,形成内外分设、服务上门、流程隔离、“三查”交叉的“一站式”办贷流程。既增强客户体验、又加强风控管理,提升本行业务竞争力。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为他们创业提供了便利。为此,临海农商银行还在尤溪设立阳光信贷服务中心,优化贷款流程,实行轮流坐班制度,对1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做到随到随贷,服务品质、效率均大幅提升。
创新“银村通”模式,家门口的金融便利店
临海在我省率先启动“银村通”试点(即“银行服务村村通”),以“政府补贴奖励,银行提供POS机,代理点垫付现金”的方式在农村铺设网点,目前已在1020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涌泉镇梅岘村的“小微金融便利店”,是全国首家村级金融便利店,没有玻璃窗隔开的办事大厅,柜员、业务员都是一位专职协管员包办。别小看这个村级金融便利店,这里不仅能小额取款,还能代缴水费、电费。
经过四年的运行,常来办理业务的村民们早已掌握了自助机器的使用方法,而其他业务只要交给营业员就能顺利办好。有位姓冯的村民说,以往办理一项信贷业务都要到涌泉镇上,来往时间加上排队等候,起码要个把小时。
目前,“银村通”服务网基本实现了全市广覆盖。今年以来,相关服务网点共办理涉农补助款取现业务2.5万笔,节约农民取现往返成本300多万元。
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农商银行突破传统的单个主体信贷模式,结合临海市实际,推出“丰收农链贷”金融服务,梳理了柑橘、杨梅、茶叶、西蓝花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体闲用品”、“彩灯”、“眼镜”等三大区域特色涉农工业,以及渔业等8条产业链,绘制出示意图14张。目前,产业链上客户授信户数11408户,授信金额6.9亿元,贷款余额3.95亿元。
2014年下半年,农商银行又设立青年创业专项信贷资金,为临海市有创业意向和资金需求的青年(40岁以下)提供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贷款,首期规模为5000万元,具有利率低、程序快、免担保等优点。目前已发放76笔3146万元,户均贷款金额41.39万元,带动就业300多人。
此外,农商银行推出“转易贷”,为个转企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至2014年末,共发放“转易贷”贷款8户,金额1650万元。推出“新农贷”,为新型农业主体量身定制贷款,至2014年末,共发放“新农贷”154户10987万元,其中家庭农场40户946万元,农业合作社64户5165万元,农业龙头企业10户3680万元,种养殖大户40户1196万元。
原标题: 临海解决农民家门口的金融需求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