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历经风雨的一家人
2015年01月28日 来源: 台州日报 颜敏丹文/摄

  

  1月21日,台州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去看望老彭一家,给秋秋送去礼物。 

  女孩秋秋,今年13岁,眉清目秀;老人老彭,今年71岁,佝偻着背。

  他们生活在一起,不熟悉的人以为是祖父与孙女,事实上,他们是一对父女。

  以前,这个家庭很不幸,村民认为老彭妻子得的是怪病,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家来往。后来,该病被确诊为麻风病。“麻风病的传染和特定的易感基因有关,传播能力较弱,居家治疗时,家属不用特别防护。”经当地疾控人员的知识普及,村民逐渐了解麻风病,消除了对他们一家人的歧视。

  如今,一天天老去的老彭在家养猪、种地,坐在轮椅上的妻子大多时候住在浙江武康疗养院,女儿秋秋渐渐长大,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家人倒是苦中有乐。

  父母的结合

  秋秋的妈妈,叫阿凤,1957年出生于三门县海游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那个年代缺衣少粮,阿凤家兄妹多,经常吃不饱饭。阿凤八岁那年,邻村一对没有小孩的夫妇希望收养她。父母不舍,但考虑到家中的实际情况,还是同意了。就这样,阿凤跟着养父母去了上枫坑村。养父母家的条件较好,不愁吃不愁喝,小小年纪的阿凤也很听话,经常帮大人洗衣、做饭,养父母很喜欢她。

  转眼,阿凤13岁,她的身体出现一些变化,经常觉得手无力,干活使不上劲,手指关节不听使唤,渐渐变得僵硬。一开始,她认为只是干活累着的缘故。可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此外手心出现溃疡,时好时坏,反反复复。亲生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心疼女儿,又把她接回了家。那年,阿凤18岁。

  年轻时候的阿凤很漂亮,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患上说不出名的病,很少有人上门说媒。阿凤23岁,终于有人介绍了对象——比她大14岁的老彭,家住亭旁镇彭家村,两家相隔70多公里。

  说起老彭,也是个苦命人,两岁时母亲去世,15岁时父亲去世,家中只剩下他一人。这样的家境,再加上视力不好,可想而知,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阿凤和老彭结婚后,阿凤的情况愈发不好,手指严重变形,手掌溃疡面不断扩大,眼睑闭合不全,眼睛看不清,基本干不了力气活,但夫妻俩很恩爱。

  阿凤25岁,大女儿出生。此时,她双眼失明,没有任何劳动能力,一家老小全靠老彭种地贴补家用。

  多年的秘密

  那时,村民们认为阿凤得了怪病,都离她家远远的,唯一来往的,是老彭的表妹何菊兰,嫁在彭家村。

  阿凤的病越来越严重,原本贫困的家根本没钱给她买药,有时老彭找来草药,涂抹在阿凤的伤口处缓解症状,但不大起作用。阿凤的手、脚布满溃疡面,好在不觉得疼痛。但她不能单独带孩子,住在附近的何菊兰经常过来帮忙。

  老彭说,阿凤刚嫁过来时,鼻子就不完整,鼻翼部分没了,后来,手指、脚趾也开始烂。他们去过当地医院查病因,但医生也说不上来,建议到上级医院检查。

  阿凤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差。大女儿几个月时,老彭和几个亲戚把阿凤从三门的山里抬到椒江(当时称海门)一所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初步诊断是麻风病,这病比较麻烦。

  病因找到了,但家里没有钱,他们又把阿凤抬回了家。“不能对任何人说阿凤得了麻风病。”老彭一次又一次叮嘱亲戚。

  就这样,这个秘密保守了七年。直到1989年,阿凤才得到救治。

  那一年,阿凤32岁。三门县开展麻风病普查,她才被发现。据当时参与处理的疾控人员回忆,还没进她家的门,远远闻到一股臭味,进了门,整个房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味,阿凤的手、脚满是溃疡面、脓血,多处能看到骨头。

  医生初步诊断阿凤患了麻风病,后将她送往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复查,确诊为麻风病。同期疾控人员对其密切接触者开展调查,发现阿凤的一个兄弟也患有麻风病,当年10月,兄妹俩被送往位于湖州的浙江武康疗养院进行免费治疗。

  秋秋的到来

  经过正规的治疗,1992年10月,阿凤获得临床判愈。因为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阿凤的脸、手和脚严重畸残。阿凤在湖州治疗期间,老彭在家担起照顾大女儿的责任,每到大女儿放寒、暑假,老彭都会带女儿去看望妻子。治愈后,阿凤有时也会回到三门老家,重温一家人相聚的温馨。因为路途遥远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一家人大多天各一方,团聚时间并不多。

  2001年,阿凤回家期间再一次怀孕,此时,她已44岁高龄。亲戚知道后,都劝她放弃,可是她不顾大家的劝阻,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

  何菊兰回忆,生秋秋时,阿凤难产,急需用钱。那天,下起了大雪,老彭到村里找邻居一个一个借钱,她就冒雪去了附近的菜市场,找摊主一人一人要钱。

  “秋秋出生后在育婴箱里住了近一个星期,刚开始以为养不大,后来,秋秋很健康地长大了,而且很懂事。”

  秋秋生下后,在家住了一个月,便被爸爸妈妈带到疗养院。妈妈一边养病一边照顾她,爸爸除了照顾她,还找了照顾其他患者的工作,一天有二三十元的收入。直到秋秋7岁,因为要上小学,老彭带着她回到三门。

  秋秋读的小学离家有一段路程,步行需要20分钟左右。每天,她独自上学。秋秋说,爸爸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腿脚也不利索,不管刮风下雨,她都不会让爸爸接送。

  老彭确实老了,佝偻着背,一眼看去就是一个久经沧桑的老人。平时,他除了照顾秋秋的起居,家里还养了几头猪、几只鸡,用来负担生活费。

  老彭的家,位于村子的一个角落,二层楼是20多年前盖的,破旧的老房遇到雨天,到处漏水,父女俩只能凑合着过。普通的家用电器几乎看不到,家中有的只是煤气灶、一部用来连接一家人感情的电话机,墙上贴着几张秋秋的奖状,是她平时参加学校体育活动时得的,还有老彭干农活用的工具。

  “我不辛苦。”秋秋说,每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她都会给妈妈打个电话,有时只是简单地问个早,有时会聊上五六分钟。

  “我已经很满足了。”老彭说,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均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每月吃饭问题能解决;每年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去看望他们,给秋秋送来生活费、新衣服;邻居们也待他们不错,遇到节日,总会送来一份好吃的饭菜。

  1月21日,是秋秋的农历生日。与往年一样,秋秋给远在湖州的妈妈打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妈妈清脆的声音:“今天是你11周岁生日,妈妈祝你生日快乐。”电话这头,则是秋秋近几天都在重复的一句话:“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定了时间,记得早点告诉我。”

 

原标题: 历经风雨的一家人

标签: 麻风病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