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践行者,慈孝成为最美标签
仙居下各二中初二女生朱耀婷,八年带着患病母亲一起上学,成为感动中国的“最美女生”;田市镇水阁村吴春勇“同肝共苦”,把三分之二的肝脏捐给弟弟,被誉为“最美兄弟”,下各镇路北村王雪娟无偿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十年来收留68个留守儿童,人称“最美阿姨”……
在仙居,人人成为“慈孝”的名片。
近三年来,该县把创建“慈孝仙居”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努力培育以“慈爱、孝敬、为善、有信”为核心的慈孝价值理念,2013年底被授予“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称号。
一间教室、几张课桌、一面小黑板,墙角有序地堆放着一些跳绳、五子棋、象棋等玩具,课桌上整齐地叠放着孩子们的习字本。这就是仙居县下各镇路北村妇女主任王雪娟创办的留守儿童之家——取名“东篱之家”。
教室里,20来个孩子,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画画,和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毫无二致。坐在第一排名叫小顾的小姑娘,因为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奶奶便把她送到这个免费的儿童之家。尽管还有更多同龄的孩子可以陪着学习玩耍,但小顾还是想念三年没有回家的爸爸妈妈。
王雪娟则心甘情愿当起这群孩子们的“妈妈”。每逢周末,这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便会聚到“东篱之家”,在这里看书、写作业、与“王妈”谈心、用电脑和在外地的父母视频聊天,王雪娟则为孩子们准备好牛奶、水果,做好午饭、晚饭。
从2004年起,王雪娟开始义务照看留守儿童,如今,她被50多名孩子亲切地称作“王妈”,被评为仙居县的“慈孝之星”。
为弘扬慈孝文化,让践行慈孝者得实惠,不久前,仙居推出了“慈孝贷”,以慈孝行为作为信用贷款重要凭证之一,面向当地的慈孝家庭、慈孝之星等发放专项贷款,实行利率优惠。“东篱之家”一年开支最少要六万元,这帮王雪娟解决了燃眉之急。
“慈孝贷”给王雪娟的额度是25万元,授信当天,王雪娟将25万元“丰收慈孝贷”领了出来。她告诉记者,这笔钱多数已经用在孩子们身上,还有一部分投入到专门为老人办的养殖合作社。“像王雪娟这样的慈孝之星,她的慈孝行为就是信用贷款凭证。”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注重常规培养,慈孝变为一种习惯
1月13日,记者在安洲小学遇到正在校门口值周的张老师。张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开学那天,她站在门口迎接孩子。当时,大部分孩子叫了一声“老师好”,但接入孩子的同时,她发现,很多孩子没和父母说“再见”。
这样的情景,让初当班主任的张老师有些意外,也有些担忧。“我们意识到慈孝教育迫在眉睫,必须行动起来,让慈孝走进孩子的心里。”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要求教师将基本的慈孝礼仪纳入学校常规要求培养,引导学生见到老师、同学挥手问好,和家长告别要说“谢谢”、“再见”等,并专门设置了值班管理者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提醒学生讲礼貌;同时,学校还利用每天十分钟的晨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向学生读慈孝文章,讲慈孝故事,让学生看慈孝录像,唱慈孝歌曲,在潜移默化中知恩、识恩、报恩。
经过短短一年的引导,张老师所带的学生也都养成了主动问候的习惯。“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父母送自己到学校说‘谢谢、再见’;放学回家时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父母下班回家时说‘爸爸、妈妈辛苦了’等。”张老师说。
“百善孝为先”,慈孝文化应该从娃娃抓起。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学生的慈孝教育一直放在仙居各学校教学的重要位置。当地教育部门深入开展“慈孝育人”工程,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开展“慈孝育生心”、“慈孝铸师德”、“慈孝凝校魂”等系列活动,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慈孝教育教学模式,举行“慈善育人”千人签名活动,开展“慈孝心中国梦”书法、绘画演讲比赛和“慈孝仙山·追逐中国”暑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等。
2014年12月15日下午,安洲小学第九届读书节闭幕式暨读书活动颁奖仪式在操场举行,一年级的同学演绎《三字经》,二年级吟诵《论语》,三年级的同学朗诵经典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四年级同学重新演绎了岳飞的《满江红》,五年级同学吟唱了元曲《朝天子·咏喇叭》,六年级的大同学朗诵诗歌《中华少年》,不少家长也来到现场观看,与孩子互动,场面感人。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当地教育部门编写慈孝教育校本材料,并已出版发行小学教学三册,纳入中学生守则;各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为父母做饭、洗脚、过生日等慈孝实践活动,探索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探索开展中小学生孝德操行评定,并与评先评优、学业成绩挂钩。
原标题: 仙居慈孝教育搭建一座暖心桥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