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有30%左右的‘三无’渔船船主没有将船只主动上交。”市“一打三整治”协调办主任、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管文新说,在这些船主中存在两种思想,一是逃避观望;二是存在侥幸心理,想再偷捕一把。
“党委、政府不把‘三无’渔船取缔掉不罢休的决心是下定了。”管文新表示,今年海洋与渔业系统将和其他相关部门一道,齐心协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通过打、堵、疏多种途径,促使“三无”渔船船主主动上交船只,并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保护、修复东海渔场的良好氛围。
转产转业需因地制宜
上月30日,三门县健跳镇毛头村41岁村民余启玉望着被拆解的渔船,很是迷茫。余启玉当了20多年船工,两年前花50多万元打了艘船,因指标问题没有捕捞许可证。“船拆了只能当废铁卖,我还有欠债,不知道怎么办。”
眼下,不少主动上交“三无”渔船的渔民,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心理。
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此牵挂在心,各地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对失业渔民进行转产转业帮扶,并对积极配合“一打三整治”活动的船舶所有人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温岭市已多批次发放补助资金1100多万元;临海市发放补助资金700多万元;玉环县发放补助资金650多万元;三门已发放补助资金100多万元,并已形成了失海渔民养老保险政策初稿……
玉环的涉渔“三无”船舶船主还走进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开设的培训课堂,通过免费专业技能培训,考取渔业船员专业技术合格证。
玉城街道江岩岛船老大柳石云说:“虽然现在船被拆了,但以后再有船(有证合法渔船)或帮别人打工,这样的培训对自己都有用处。”
玉环大麦屿街道办事处主任陈绪统说,街道将相关奖励政策时间延续到了去年12月底,并把主动上交的110艘渔船船主的补助兑现到位了。“街道层面能做的毕竟有限,大部分渔民需自行另找出路。”
一些难点亟待破解
“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大力推进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如社会稳定问题、相关传统渔民出路问题、巨大的打击力度下部分“三无”涉渔船舶打散了成为“失控船舶”问题等等,亟待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破解。
上月31日,刚从海上排除险情回来的“全国道德模范”、省人大代表郭文标接受了采访。前不久,他因积极呼吁东海无鱼并大力协助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被少数不理解和误解的渔民打成轻微脑震荡。老郭很委屈:“‘一打三整治’是党委、政府的工作,我个人可没这个权力。我也是渔民,也在为这些‘三无’渔船船主向党委、政府呼吁,要充分考虑安排他们的生计和出路问题。党委、政府也在着手做这方面工作了呀。”
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庞虎林表示了另一层面的担忧。他说,涉渔“三无”渔船被取缔后,一批传统渔民无船后暂时呆在家里,且相当一部分正值壮年。“这部分人得引导好,要防止渔民借需要谋生名义,在投机心态作祟下又从事非法生产。”
温岭松门镇北港村位于北港岛,目前有村民600多人,有60多艘“三无”船,大部分是12米以下的木质船,在船上作业的大部分是夫妻档,少量持有捕捞证,以捕河鳗苗为生。“对这些船,我们也挺头疼。”松门镇常务副镇长陈景永说,一些船主坐等观望,不配合,对前期生产捕捞时查获的船舶尚未拆解完毕(有程序要走)有想法,有些船主以为政策可能有变化。“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作为分流措施,我们乡镇有部分‘三无’涉渔船舶卖到外省去,但民间的手续必须齐备,才能真正卖出去。”陈景永说,松门很多“三无”船是小船,不好卖,就是想卖也开不出去,因为抗风浪能力弱。
此外,采访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存在涉渔“三无”船舶“冒出”现象,导致需取缔渔船数超过核查数等问题……
对此,管文新说:“我们将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为大平台,加强与成员单位的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借势借力、自加压力,循序渐进解决海洋与渔业领域的各类重大问题。”
原标题: 向最后的30%挺进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