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您当前的位置 :台州频道 > 新闻 > 民生 正文
“给残疾人建一个新家”
2015年01月12日 来源: 台州日报 张维

  图为1月9日,残疾员工在工疗站内认真工作。本报记者牟永选摄

  

  每个工作日早上八点半,叶海滨会准时来到黄岩西城街道岭下殿街的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上工。他搬着货物进进出出,脸上始终挂着明媚笑容。

  在中心工疗站,共有32个这样的工人,都带有三级或四级残疾。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给刷子装上手柄、在刷柄上贴好标签,一天过得简单而充实。

  中心工会主席郑静对这里的每个人都很熟悉:“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寄托,心情也会好起来。”

  上善若水

  建起残疾人的“阳光家园”

  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于2009年10月开院,现在共有74名残疾人。庇护中心的场地主要分为托养康复中心和工疗站。康复训练室、医疗室、阅览室等也配备齐全,但建成如今颇为完善的中心并非一夕之功。

  2008年,西城辖区共有重度残疾人176人,符合《浙江省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中相关条件的有40人,他们迫切需要政府提供特殊保障。经过摸底、走访、调查,投资200万元的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终于建了起来。

  一走进托养康复中心,就能看到墙上写着“上善若水”四个字,这是西城街道残联原理事长、现任庇护中心主任的王云富提议的。他希望秉持着这种理念,以善为先,“千万不能让庇护中心的公益性质变味”。

  重燃生活

  维护好残疾人的尊严

  至今,庇护中心运行了五年多,小优也在这儿住了五年多。今年25岁的她从小患有脑瘫,庇护中心成了她的另一个家。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她开怀大笑的模样总能感染身边的同伴。

  “笑”,似乎成了这里的残疾人脸上最多的表情,这都是因为来到庇护中心后,他们获得了崭新的生活。二十多年前的车祸让老王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由于种种原因,二十多年来没有洗过一次澡,没有修剪过一次头发。到中心后,每天有护理人员帮他照料起居,干净整洁了许多。老王原先所在社区人员来看望他时,惊呼“这真的是老王吗?”

  庇护中心的残疾人每年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政府补贴,平时生活也有中心里的15个专业护理人员照料。中心里的大厨还每天为大伙儿精心搭配好健康营养的伙食。工作、复健、下棋、看书……他们的生活在庇护中心里找到了新的可能。

  “残疾人容易自卑,不少人的生活状况也不好。我们要帮助他们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才能让他们找回自尊,也才能感受世界的美好。”王云富希望这些残疾人能过得有尊严。

  “西城模式”

  做稳做好再做大

  “康复是修复生命的工程,就业是实现价值的载体”这是建起工疗站的初衷。这里的工作很简单,对残疾人却意义重大。有些工人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高,有人还主动要求多学习一些技艺。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康复训练与休闲活动,这些残疾人从原来的自闭压抑变得积极向上。

  这种“工疗+康疗+娱乐”的理念,开创了首个残疾人庇护的“西城模式”。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也是浙江省最早办起来的残疾人庇护中心。全国其他地区残联等组织也常来参观交流。

  中心做得好,要不要继续扩大呢?王云富说“不能太急”,扩大容易,如何继续维持好中心的公益性却并非易事,“我们的工作从善出发,坚决不能让它变味”。“不能变味”是被强调得最多的一个词。

  接下来,庇护中心仍然会着重于先把目前的情况维持好,让已有的残疾人拥有稳定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将再考虑适当扩大,让“善”走近更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

 

原标题: “给残疾人建一个新家”

标签: 残疾 中心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罗亚妮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