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筹的碳市场建设正在加速,而七年来积极介入碳市场并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兴业银行,则形成了碳金融服务的先发优势。
2014年12月24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向个人投资者开放,至此,除上海外的其余国家七个碳交易试点市场均对个人开放。而12月初,国家发改委签发了首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12月9日,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中国碳市场展望主题边会上表示,截至11月底,中国共交易1436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人民币,“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行对国内碳市场乐见其成。”对此,日前中国唯一的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的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梁平瑞对记者表示,作为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已达七年的积极分子和国内绿色金融的开拓者,目前该行已与上海、深圳、广东、天津、湖北、重庆等六个国家碳交易试点城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碳交易制度设计咨询、交易及清算系统开发、碳资产质押授信、节能减排项目融资等方面提供一揽子产品与服务。
就在今年11月,兴业银行正式上线全国首个基于银行系统的碳交易代理开户系统,成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利用银行网上平台进行碳交易代理开户的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国内机构和个人可通过该行个人网银直接开通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账户。
“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实现开户21户。”梁平瑞说。
据其介绍,早在2007年,兴业银行就介入了国内碳市场,通过引入专门人才,深入研究国际碳市场,创新设计推出多项针对国际碳市场的碳金融产品,在国内首家推出涉及碳交易前、中、后台的碳金融综合服务。
“比如,我行独立开发碳资产评估工具,创新开发并落地全国首笔国际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与中国市场最活跃的数十家国际碳买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成十余个项目签署碳减排量销售协议(ERPA);开立国内首笔碳交付保函;为国内首单自愿碳减排交易提供交易结算和资金存管服务等。”他举例说。
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源于2011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根据其各自制定的纳入标准,共纳入2000多家各类企业,每年发放的配额总量约12亿吨,市场价格从最低20元波动至最高130元不等。
在各地试点过程中,如何既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又能盘活碳配额资产,减低资金占用压力,成为很多控排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企业这一需求,2014年9月,兴业银行联合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单纯以国内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为宜化集团提供了4000万人民币贷款支持,有效盘活其碳配额资产,成为国内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
由此,从助力碳市场体系建设,到为企业、个人提供碳金融综合服务,兴业银行搭建的碳金融生态体系已成形。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步伐投身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中,继续聚焦碳市场,创新碳金融,为建成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贡献金融企业的力量。”梁平瑞说。
原标题: 碳市场建设提速 兴业银行形成先发优势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新闻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