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港城大地,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走进城区,制作精美的“道德模范”事迹牌匾、创作独特的“忠孝礼义”彩绘围墙、滚动播放的“文明新风”多媒体等映入眼帘。生活中,众多头戴红帽、身披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小巷。网络上,“最美椒江人”、“爱心接力”等故事口口相传……
“今年是椒江区撤市建区20周年,明年迎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胜利60周年,意义非凡。”椒江区委书记陈祥荣说,椒江区委坚持以“不怕艰难、智勇坚定、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一江山精神为主线,积极打造一江山精神传播引领工程,通过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培育、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月20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对椒江做法作出批示,称“椒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是把本土革命传统贯彻到当前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动实践,其成功做法值得推崇和宣传。”
有形阵地,让核心价值观植根本土
连日来,位于椒江东南方距陆地30余公里的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上,建设工人正在工地紧张施工。得知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保护开发一期工程即将竣工并对外开放,80多岁的参战老战士杨齐通百感交集:“今后要去看看,重温那段历史!”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为有效保护岛上战争遗址,传承弘扬一江山精神,椒江区实施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保护开发工程,将一江山岛打造成集战争纪念、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战争遗址公园。
椒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江山精神是本土文化“内核”,要通过有形阵地建设,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变抽象的教条为温润的文化,让人们可感可知。
在青年路枫山新村北面围墙上,是一幅幅精心绘制的“文化地图”。除了一江山岛战役的文字介绍,还有手绘的作战地图,标出了战斗最为激烈的乐清礁和海门礁的方位。家住附近的退休干部章子桂百看不厌,感慨很多:“围墙上画有历史遗迹,遗址公园又快要建成,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接受教育。”
此外,位于城区的一江山岛纪念馆,正在新建史料陈列馆、作战沙盘模型、战役演示厅,改造后将成为椒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又一有形基地。而以一江山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两部微电影如期开机,《一江山水耀东海》专题片启动拍摄,这些有力举措将大大丰富本土人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网络载体,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
今年8月,椒江区章安湖巉村23岁青年黄强被查出患有“脑干占位”的罕见疾病,全家陷入困境。此事进入新媒体“e椒江”、微椒江的视线。短短几天,“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感动”、“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等呼声在网络、手机微信上热传,掀起了一股“为黄强加油,为生命接力”的“微力量”。不到半个月,筹集爱心善款14万元。近日,黄强赴北京治病。
“微力量”的发力,是椒江以网络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椒江区积极打造“全媒体”信息传播互动平台,建立“e椒江”手机移动客户端、“微椒江”微信公众平台和“椒江发布”官方微博,融合新旧媒体,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
眼下,“e椒江”、“微椒江”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与职能部门无缝对接,让更多老百姓及时听到来自党委、政府的声音,更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
不久前,一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的网上征文活动在椒江展开。网评员、网络大V热心参与评论,吸引众多网友参与。
“e椒江、微椒江在运行中巧妙融入主流价值理念,让群众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微椒江网上评论员“晓风”说。
典型引领,让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不久前,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揭晓,椒江区社区民警阮林根入选10月份“中国好人榜”,当选“敬业奉献”好人。
阮林根是椒江海门派出所副所长兼衙门巷社区民警。自2005年10月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倾心钻研业务,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被椒江人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大使”、“社区管家”。
椒江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依托各行各业的丰富资源,着力打造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关键时刻急于救人置自身危险于不顾的“最美医生”李皖生,30多年坚守一线保供电的“小富所长”王振富,几十年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好书记”陈敏法,村民患病、全村租车赴杭州献血的“大板桥村献血团”……椒江大地充盈着向善、互助的温暖与正气。
这与椒江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分不开:建立发现培养机制,开展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评选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挖掘培养典型;建立典型宣传机制,开展“美德少年”、“最美椒江人”评选表彰和媒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在椒江,小孩放学没人管,有社区“四点半”课堂缓解燃眉之急;防范窃贼,有志愿反扒队伍守护;环境整治,有市民团监督……活跃城乡的志愿者服务队,成了椒江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今年以来,在全区已有的311个村居志愿服务站基础上,新建志愿服务岗923个,志愿服务点3121个,登记志愿者105649人次。
按照“组织化动员、社会化运作、公众化参与、常态化运行”的原则,椒江区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星级认定等制度,开展扶残帮困、文化共荣、文明共建等六类主题志愿服务行动。来自江西的黄包车夫张全功对今年夏天烈士山脚下的凉茶摊赞不绝口,“这里的志愿者整个夏天提供免费凉茶,坚持了很多年,很难得。”
椒江还创新服务模式,为志愿活动注入活力。根据志愿者特长,分行业挑选一批专业人才,按技能发掘一批“能工巧匠”,组建了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专业志愿服务队。海门街道景元社区的“老林会客室”名声在外,退休工人林毕富,发挥特长,经常为社区居民疏导心理、调解纠纷。
爱心涌动,善行如潮。爱与善,逐渐成为全社会的普遍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椒江大地生根发芽。
原标题: 看椒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