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过干货、淘过旧货、做过餐饮,徐小斌来台州创业已有十多个年头。夏日龙虾忙“吸金”,秋日螃蟹“爬”上桌,店中每日的营业额已超万元。
徐小斌在挑选大闸蟹。
夏日龙虾忙“吸金”,秋日螃蟹“爬”上桌
十月秋风起,正是吃蟹好时节。
10月24日下午4时,福建小伙徐小斌开始盘点店中的大闸蟹。这一只只膏满肉肥的大闸蟹,是几个小时前刚从阳澄湖运来的。
华灯初上,徐小斌迎来了第一单生意。清洗、入锅、调料……半个小时后,热气腾腾的大闸蟹搬上了客人的餐桌。
食客一拨接着一拨,徐小斌丝毫不敢怠慢,热闹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3时。客人渐渐散去,徐小斌开始盘算一天的盈余。“与往日差不多,一晚上卖了1万多元。”
卖过干货、淘过旧货、做过餐饮,徐小斌来台州创业已有十多个年头。夏日龙虾忙“吸金”,秋日螃蟹“爬”上桌,店中每日的营业额已超万元。
屡败屡战的坎坷创业路
徐小斌说,他对台州有着难以言说的情结,这得从他丰富多彩的创业史说起。
2002年,徐小斌揣着700元钱来到台州。他曾走街串巷卖过香菇,也曾东奔西跑“淘金”旧货市场。回忆起那一段“摸爬滚打”的日子,徐小斌说,最苦的日子给了他最宝贵的经验。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小斌“试水”龙虾养殖。
“当时,我拿出了打拼多年攒下的全部积蓄,在临海汛桥承包了池塘。”信心满满的徐小斌却栽了个“大跟头”。外来的龙虾水土不服,死掉了大半;邻里邻外的“熊孩子”淘气,偷钓了不少,徐小斌因此赔得血本无归。
徐小斌毫不气馁,开始尝试着为临海各大酒店配送龙虾。龙虾个大味美、服务细心周到,徐小斌的生意渐渐上了正轨。
这时,意外又发生了。“那时大家全凭信誉做买卖,进货时很少打‘条子’。”徐小斌说,一次因为数量上的口角,生意也就此断了。
微博微信上“晒”大闸蟹,每日捞金上万元
屡败屡战的徐小斌离开台州,一面收购龙虾贩卖,一面探访新商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苏州小伙姚海斌。姚海斌在江苏阳澄湖养蟹为生,皮肤黝黑,不喜说话,做事却细致踏实。
“当时,三门青蟹在台州名声大噪,爱吃大闸蟹的人寥寥无几。”徐小斌说,吃的人少说明这里潜在的市场大。于是,两人来到临海,做起大闸蟹生意。姚海斌负责原材料把关,徐小斌负责市场销售,两人合作默契十足。从中秋到元旦,店里的生意红火。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礼品”大闸蟹滞销,渐渐起色的生意又一次遇到冲击。如何让“礼品蟹”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两兄弟又开始动起了脑筋。
“我们不仅销售大闸蟹,还负责烹饪大闸蟹。”徐小斌在店铺门口搭起棚子,火候、用料等他都一再拿捏。爱尝鲜的市民觉得好吃,将大闸蟹的图片“晒”上微博、微信。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来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从温岭、仙居等地赶来,吃完后还不忘带些回家。”徐小斌估摸着算了算说,每天店里都可以卖出上万元的大闸蟹。
根据不同时节,推出不同产品
今年夏天,徐小斌烹饪的清蒸龙虾“粉墨登场”,独特的口味“搅动”着人们的味蕾。傍晚营业、凌晨收场,来吃龙虾的食客一拨接着一拨,店里的营业额翻了番。
“在台州,龙虾的烹饪方法多为油炸、红烧、椒盐。”徐小斌说,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龙虾贩卖者偏好清蒸龙虾,原汁原味。
夏天的龙虾季一过,大闸蟹紧接着就上市了,徐小斌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可是元旦一过,吃大闸蟹的时节会过去,就卖不动了。徐小斌说,到那时,他又会做起烹饪龙虾的生意,来填补空白。
生意好了,不担心同行竞争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徐小斌停下手中的活:“我们不怕被模仿,但害怕被超越。我相信,只有品质和服务,才能留住顾客。”
原标题: 福建小伙徐小斌日进万金的“生意经”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