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原为辟邪节
古人登高、插茱萸、饮菊酒的习俗如今也适宜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也称重九节。九为至阳之数,古人认为物极必反,阳消阴长,九月九日,是至阳转阴之日,季节由夏入秋,万物凋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意阵阵逼人。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代表阳衰阴盛,生命走向衰亡,但根据《易》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转化,假如能够出死入生,则代表生命力的回归。因此在这一天,古人们采取一些习俗过此“劫”,以达祛灾长寿之目的。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为我们所熟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即“登高、插茱萸、饮菊酒”,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我们提供了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养生之法。
登高、插茱萸、饮菊酒
登高:古人之所以登高,是为了离开居所以“辟邪”。另一方面,在这一天,我们邀请亲朋好友,携手同行,心情舒畅,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即可澄清精神之“邪”,忘记烦恼,扫除精神垃圾。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心情舒畅,不被秋天来临的“肃杀之气”影响太多,尽量家人亲友团聚,享受天伦而不要太过悲观。
插茱萸:茱萸即吴茱萸,吴茱萸性温,全株有特殊的香气,气味浓烈辛躁,随身佩戴具有芳香、杀虫的作用。古人取其“避邪气”之意。另一方面,我们人体刚经过夏季的暑热,湿气较重,在这一天,应该去除人体残留的暑湿之气,顺利进入阴气渐起的秋季,否则阴气盛起,暑热内闭,易生“暑温”,引起疾病。
饮菊酒:《神农本草经》载“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我们日常最常使用的菊花是白菊花,白菊花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等功效。菊花酿酒,古时早已有之,味道清凉甘美,为强身益寿佳品,具有明目,治头昏,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等功效。在重阳节时饮用,亦指明在这一天饮食上应以清利、滋润为宜,以利体内的“邪气”去除,忌食过燥过热食物。
由上分析,我们知道重阳节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它也代表了四季阴阳更替的一个重要节点,古人们用这个节日里传统的活动,来告诉我们这一天我们应“舒畅情志,祛除体内湿热邪气,清利滋润饮食”的养生之法。
调整情志,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重阳节在二十四节气里对应于秋分时节,属秋季。这时候,秋高气爽,气候干燥,温度走低,冷暖交替,气温变化不定,易导致口干咽燥、便秘、感冒、发烧、哮喘等疾病。此外,人们的情绪通常不太稳定,极易诱发烦躁心情和消沉情绪,使人沉闷抑郁、无精打采、意志消沉。
针对这个时节的这些特点,二十四节气养生歌写道:“秋分萧瑟忧愁安,登高开胸食玉泉。早睡早起护心肺,益津养阴润燥胃。梨藕百合柿山药,酸甘果蔬润津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提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总意皆指明:此时节要特别注意调整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平和心态,培养乐观情绪;秋季干燥,易伤肺脏,饮食应多食有润肺生津、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梨、藕、百合、荸荠、甘蔗、柿子、银耳、蜂蜜等;服用温热类食物或药物则应谨慎,需循序渐进。
今年有两个重阳节,养生要点不同
今年为闰年,且正好是闰九月,因此有两个九月初九,从过节的心情来看,当然是开心的,但从养生来看这一天与第一个九月初九却有点不一样了。第一个九月初九节气是秋分,第二个九月初九节气是霜降,霜降较秋分更为寒冷,露水凝结成霜,人们除了预防秋季燥邪对人体的伤害,还应开始预防寒邪对人体的伤害,因此生活起居、健身运动、饮食等也要有所不同。
原标题: 重阳养生:情志舒畅饮食清利滋润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