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有利益的事,许多部门都来管。碰到麻烦事,很多部门就开始踢皮球。”“‘权力’瘦身是政府‘自我割肉’,如何防止简政放权重量不重质?”“地方政府能承接好下放的审批权和监管责任吗?会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用“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详细解释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发展思路,有力回应了外界关切。
以法定责任治权力缺位
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一年多以来,国务院已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5年任务两年完成,改革决心之坚定、力度之强劲前所未有。但一些部门“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的问题依然存在。
“遇到困难时,有关部门说这属于经营问题你们自己去解决,当遇到一些有利益的事情,他们就把手伸得很长。”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上的发言,直指时下一些部门“见矛盾就让,见利益就上”。
“放权”并非“放任”,“简政”不是“减政”。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提出,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之后,还要拿出“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责任必须为”,以建立和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没有事情做了,而是提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更高要求。反垄断、反商业腐败、打击侵权假冒等都是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责任。有的干部并非故意不作为,而是面对新形势出现了“能力恐慌”,“责任清单”十分必要。
经济学家常修泽表示,“责任清单”对当前存在的三种倾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是权力被削弱后无所事事;二是对市场作用有误解,认为政府“无形的手”可有可无;三是对改革、反腐等有抵触情绪,消极怠工。“这些新问题需要建立责任制来解决。”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负面清单”被公众所熟知是在2013年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而后,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体现放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有业内人士比喻,“三张清单”相当于先给企业松绑,再捆住政府乱作为的手,待明确政府责任后,则研究如何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确立政府与市场的新关系、新秩序。
王小广说,“三张清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应运而生,体现制度建设过程和问题导向,彼此之间是不断发展的关系。三者都紧紧围绕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任务,有利于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在常修泽看来,“三张清单”三位一体,具有清晰的改革逻辑。“负面清单”从经济改革切入,瞄准政府与市场关系,打破许可制,扩大了企业创新空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从行政体制改革切入,瞄准规范政府权力,做出明细界定,是自上而下的削权。
“提出‘责任清单’,使责任与权力对称,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理论逻辑。”常修泽说,权力和责任是一个行政结构的缺一不可的两个支柱,“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互相制约,防止责权失衡。
以法治精神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从提出简政放权,到拿出“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再到“责任清单”,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但中国改革的信号丝毫没有减弱: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加强对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又进一步。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分析指出,“三张清单”从限制权力、拓宽创新活力,到明确各自主体责任,一环扣一环,将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空间,形成良好氛围。
然而,有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方式有着巨大惯性,加之现实利益驱动,治理能力和法治理念有待提升,都决定了下一步改革任务仍相当艰巨。
王小广认为,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心理不适”或权力依赖,下一步要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逼着这些部门去承担新责任。对于监管能力不足的,则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外学习借鉴。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责任清单”增强了政府行政透明度,更加便于外界监督。清单一亮,是否尽职、有没有完成承诺一目了然,政府部门就有了压力,将来可以再以此建立起评估体系、绩效考核甚至是问责机制,促使政府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者”。
“改革越往后越涉及核心权力,推进起来就越难。”参加论坛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说,要想让“三张清单”真正落地,要认真研究市场发展规律,树立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政府。“坚守法治、敬畏法律,才能为真正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原标题: “三张清单”释放哪些信号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