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10后”的孩子名字中浩宇、子轩、雨涵、可馨等重名率高
专家:孩子重名的现象与时代、流行文化有关
近日,一个名为“2010年后娃取名统计”的帖子在网上走红,被广大网友疯狂转发。帖子作者“奔波儿灞”在工作之余作了一个调查,他在抽取了2010年1月1日出生的30万个小朋友的名字后统计得出,在两字名的男宝宝中,名字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睿”、“浩”、“博”、“瑞”、“昊”。两字名的女宝宝中,名字最多的则是“悦”、“妍”、“涵”、“玥”、“蕊”。而三字名的男宝宝中,名字以“浩宇”、“子轩”、“浩然”、“雨泽”、“宇轩”、“子涵”最常见。三字名的女宝宝中,排在前列的名字分别是“欣怡”、“子涵”、“梓涵”、“雨涵”、“可馨”、“诗涵”。
原帖
网友“金针菇面”昨日@台州晚报:现在给孩子取个名字好难啊,既要在名字中赋予深刻的含义,又要逃避在普通话和方言的叫法中被别人起绰号的风险。而且,现在诸如“欣怡”、“宇轩”等具有“文艺范儿”的名字已经烂大街了,我有好几个朋友的宝宝名字都差不多,感觉快到了“无名可取”的地步了。
跟帖
“最爱蓝天白云”:我独自逛街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在喊我家女儿的名字,其实只是同名罢了。
“白开water”:我感觉外国人更悲催,特别是欧美人的姓名,什么威廉、保罗、露西、玛丽,可能同一个办公室里,就有好几个人重名或重姓。所以,很多外国人都有自己的昵称,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区分方式吧!
“你可真烦人”:起名字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文艺点的名字太矫情,土气点的名字又叫不出口,还要考虑到生辰八字、五行……我还是花点钱找个专门取名字的人帮忙取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吧!
记者调查
在台州,“浩宇”“子轩”等热门名字重名的均超过500人
网上所列的这些重名率较高的名字,在我们台州的情况也是如此吗?昨天,记者通过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些名字确实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
数据显示,在男性名字中,叫“雨泽”的人有385人,而叫“浩宇”、“子轩”、“浩然”、“宇轩”的均已超过500人。在女性名字中,除“梓涵”为487人外,叫“欣怡”、“可馨”、“诗涵”、“雨涵”的人也都过了500人的大关。
“10后”宝宝重名多,网友表示深有感触
昨日,记者将“2010年后娃取名统计”的帖子转发到网上,并发起调查,“你家娃娃中招了吗?”
网友纷纷表示中招、躺枪。网友“我先来”说,本来他觉得侄女、外甥的名字挺特别也很好听,但是当看到这则帖子后,他瞬间觉得“无爱”。网友“豆豆”本来想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可馨,后来发现自己身边有好多个“可馨”,于是她又默默地重新给女儿想了一个名字。“一米阳光”是一名教师,她留言道:“我在学校学生花名册上一翻,上述名字还真是多得很!”
大家对于“10后”那些常见的名字吐槽之余,也有部分人认为取名字还是传统点的好,不要太跟风。网友“白馒头”认为宝宝的名字可以从四书五经等一些中国古典文集中找,或者从唐诗宋词中搜寻灵感,这样不但重名率相对较低,而且也不易过时。
名字多来源于影视剧、武侠小说……“大众化”名字让老师尴尬
临海陆女士的女儿3岁多,刚上幼儿园小班。陆女士说,女儿的名叫欣怡。说起自己女儿名字的由来,陆女士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询问得知,陆女士曾经很喜欢台湾的一部青春偶像剧,而这部剧中女主角的名字就是欣怡。自从那时起,陆女士就决定,自己将来孩子的名字要么是男主角的名字要么是女主角的名字。“本来还以为叫’欣怡‘的人会很少,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多。”陆女士说,更巧的是,自己大学一个室友的女儿,也叫欣怡。“太普遍的名字我觉得不大好。”现在,陆女士正在思量着要不要帮女儿改名字。
同样的,椒江的王先生喜欢网游小说,他就仿照小说中人物的起名方式给儿子起了一个特别文艺的名字。没想到,自己起的这个名字也存在重名的情况。目前,他已经知道学校里有3个孩子的名字和儿子的一样了。
重名率高的名字不但丧失了新意,也让教师工作更加难做。陈林是温岭市区某幼儿园的老师,陈林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一些孩子的名字虽然很美也很好听,但是重名的概率确实挺高。“如果单是同名不同姓倒也还好,最郁闷的就是碰到同名同姓的情况。”陈林说,上课往往点名批评一个人,两个孩子会同时站起来,场面略显尴尬。
专家:孩子重名的现象与时代、流行文化有关
关于“10后”宝宝重名的现象,台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理论部晁乐红教授表示,这个现象跟现在的年轻人所接触的流行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80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从小到大被熏陶的大多是网络游戏、武侠小说、偶像影视剧之类的流行文化。这种流行文化的氛围扎根于他们的思维之中,因此给孩子取名时,取这些带有强烈影视剧、武侠风格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晁乐红认为,归根到底,一个人的取名方式、习惯,总是逃不开时代的烙印。“一个人的名字风格,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晁乐红说,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常带有“建设”、“解放”、“国庆”之类的要素,因为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多以国家为中心,因此给孩子取的名字也有浓重的国家色彩。接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的名字则多带有“红”之类,比较单调。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字就开始充满个性化,这毫无疑问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思想开放,取的名字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晁乐红表示,现在“10后”孩子开始出现重名,究其本源是因为流行文化的大行其道,大众阅读习惯缺失的尴尬。“许多家长给孩子取这些名字时的本意是想要避开大众化,不想让自己孩子的名字流于俗套,但结果是他们所谓的‘免俗’成了一种新的大众化,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的‘子轩’、‘子涵’等名字。简单来讲,就是大家缺乏阅读习惯,从而倾向于从流行文化中获取文化知识,这样给孩子取的名字流于大众化也是必然的了。”
原标题: 你家宝宝的名字“中招”了吗?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