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高校按“面向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定向招收”的新生(简称“专项生”)人数为740人,较去年增长3倍多,约占这三所学校今年本科录取人数的7%。以复旦来说,今年新生中有240名专项生,去年只有60人。
“名校寒门新生增3倍”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首先,要纠正一些误读,复旦招录的寒门子弟不止这240名学生,但这240名学生是通过教育部的“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名校面向中国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即“贫困地区”)定向招录的。
这些年,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是向寒门子弟倾斜。比如,9月4日国务院刚公布的“国字号高考改革方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甚至要求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
“寒门难进名校”的话题,一直挑动着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前几天复旦的袁志刚教授在谈“社会流动性下降”的问题时,还举例说:“复旦大学现在要把补助贫困生的奖学金发出去有点难度,因为真的很贫困的学生已经进不了(复旦)大学,这跟住房、财富有关。”
应该说,“寒门难进名校”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地域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的大背景下的必然,并非像一些舆论那样单纯归咎于高考本身,甚至认为高考设计就倾向于有钱人。
但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在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相比城里孩子要差得多。“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公平,未必就能达到实质公平的结果。事实就是很多贫困地区,多年没有孩子考入名校,甚至有贫困代际传递的趋势。所以,有必要引入“分配正义”原则,来校正起点的不公平。
在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权运动中,为补偿历史上因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而造成的起点不公平问题,美国引进了“逆向歧视”机制,即以有色人种孩子在招考中予以倾斜。中国目前推行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孩子的优先录取,乃至降分录取,也可以说是某种“逆向歧视”机制,以实现社会公平。
三年前,针对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宣布将在2012年自主招生考试中实行“圆梦计划”,优先录取“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东方评论曾发表《“逆向歧视”招生值得广泛讨论》。现在看来,名校对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招生倾斜,已经形成了更大的社会共识,直接成为国家政策,远超三年前的“值得广泛讨论”的层面。
公平的制度不可能是抽象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社会成员反复博弈,达成共识。
近年来,在对高考公平性的指责声中,隐隐然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应该向寒门子弟倾斜,一是固执地认为只有“全国一张卷,按一个分数线录取”才是正义。这两种截然相反、又都充满着正义直觉的观点,让中国高考改革动辄得咎,任何微小的招录改革都可能遭到两个方向的指责。
其实,公平也有许多个维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正义;定向扶助寒门子弟,优先给他们一些机会,也是一种正义。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对于贫困生、农村生的定向照顾录取,就是为了打破地域、财富造成的身份的板结,让更多寒门子弟有上升通道,促进社会公平,在进行这一改革的同时,公众也该破除“唯分数论”的执着。
原标题: 优先招录寒门学子分数不是公平的全部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