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身板”,简简单单的三层书架,在杭州人流熙攘的“柳浪闻莺”景区,默立一隅的“漂流书亭”毫不起眼。可整个夏天,这里却是15岁的刘青青和她的小伙伴们精神的家园。
作为一名外来务工者子女,“漂流书亭”让她感受到精神的平等:“书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到一起。在这里,大家那么融洽和善。”
近年来,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漂流书亭”成为杭州一道独特的风景。公众既可以在那里随意翻阅,也可以用以书易书的方式,带走自己心仪的书籍,并将自己的藏书与更多人分享。
“漂流书亭”的创意发端于杭州本地一家媒体《钱江晚报》2012年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公众的年均书籍阅读量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许多百姓家中有大量的书籍闲置。此时恰逢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学习型城市”,为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公众阅读习惯,同时提高书籍的阅读率和利用率,《钱江晚报》与有关部门合作,投放了首批“漂流书亭”。“书亭”里的书有的是来自图书机构、出版社的捐赠,有的是市民家中珍藏了多年的“宝贝”,还有部分来自政府采购。
“我们希望杭州既有‘满陇桂雨’,也有满城书香。”《钱江晚报》总编辑李杲说,设置“漂流书亭”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这种自发的流动,以最低成本实现书籍的有机更新,使公众能够获得更加便利的阅读体验,并学会“分享、信任、传播”。
在受到公众普遍欢迎之后,《钱江晚报》将此模式先后复制到楼宇、快速公交站、城市社区和公园绿地等人流量大、便利性强的地方。在不少地方,小小“书亭”甚至成为市民的精神地标。
钱塘江边的“城市阳台”,“漂流书亭”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借阅者。市民和外来务工者在这里和谐相处,阅读之余,还常常围绕内容开展即兴讨论。西溪街道文锦社区,“漂流书亭”吸引了社区内很多孩子来看书、换书,社工吴茜婷介绍,“喜羊羊和灰太狼”、“皮皮鲁、鲁西西”系列图书最受孩子欢迎,当然也不乏《红楼梦》等经典图书。
“漂流书亭”拉近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距离。贵州来杭打工的应涛说,原本下班了常常没事干,只能和工友去打打牌喝喝酒,自从工地旁边的快速公交车站旁多了一个“漂流书亭”,就成了他业余时间的好去处。“漂流书亭”在降低他们阅读成本的同时,也使阅读的便利度大大提高。
“书亭”还改变了当下很多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对都市人进行了“深度阅读”习惯再造。自从一楼设立“漂流书亭”后,这里成为高端写字楼宏程国际大厦每天中午最热闹的地方。开发商曾明海经理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换书,感觉大楼的品位档次都上去了。”
“书亭”基本24小时开放,除部分社区和景区有社工和志愿者主动承担管理和维护职能外,绝大多数靠市民自觉借阅、自发管理。虽然初期也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因素,但随着运行时间和公众知晓度的增加,类似的遗失、破损、涂鸦事件越来越少。杭州市民崔鹤说,一本小小的书,成为人们的连心桥,通过交换、共享、感悟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和融洽。
据统计,目前杭州共有“漂流书亭”120余座,书籍总投放量大约为7万本,流通率约为80%,阅读人次已经超过60万,平均阅读率远超过很多大型图书馆。
原标题: 漂流书亭让书香飘满城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