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拍成为流行的今天,时尚搭配,POSE有型,足以吸引摄影师按下快门。那么,如果穿越到140多年前的中国街头,那时的街拍,什么样子?
中国丝绸博物馆前天新开幕的一个展览,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
这是个摄影展,名字叫“晚晴碎影——汤姆逊眼中的中国(1868-1872)”。
先补脑一下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推行洋务运动,西方文明正影响着近代中国的变革。
这个约翰·汤姆逊是个英国摄影师,1868年至1872年,他背了3个大箱子,去了广东、福建、北京,又逛到南京、上海等地,用当时最先进的照相技术,拍了好多街头打扮美美的贵族女子、普通青年,还去恭王府拍了恭亲王奕忻等王公贵族。
究竟什么样的装扮,是当时街拍的制胜法宝?听摄影师自己来说说吧。
当我和助手们来到中国时,大家对我们随身扛着的三个木箱子很好奇,这可是我全部的吃饭家伙啊。
装备麻烦也就算啦,最辛苦的还是街拍过程。你们是不是发现,照片里的人表情、动作大都挺不自然的,唉,我也想抓拍啊,可是我做不到啊,相机的曝光时间要十几秒,我必须和对方商量半天,手怎么摆,脚怎么放,衣服怎么整理,是笑还是装酷,像画画一样构图完整,然后心里数完十几秒,才能咔嚓。
现在的潮人,随便摆个POSE就很有型,但那时的中国人,比较内敛含蓄,面对西洋镜,大部分只是正面直立,双手垂两边,连叉腰、45度转头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事。
我在广州一间屋子的走廊尽头,遇到个富家小姐(图1),生得丰满,头饰华丽,但姿势很呆板,我就教她左手扶门框,略有曲线美,这种姿势,在当时的中国算是个突破。
我还拍过一对厦门夫妇(图2),很有意思。按照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绝对不会有执手对望的姿势,我跟他们沟通了好半天,让两人彼此看着对方的眼睛。结果他们别别扭扭,看了一眼又低头,最后效果出来,老婆倒是大胆的,直勾勾地盯着老公,可老公呢,不知道心思在哪里!
摆拍可以精心准备,但底子是天然的。作为一个外国人,走在中国街头,总归是新鲜的,但亮点还得自己发现。什么最吸引我?首先是头发。
有一个贵妇(图3),梳着高髻,我很奇怪为何这么高,就大胆摸了摸,原来那坨乌发里,有假发,还掺了衬垫,梳理后,用簪或者钗固定,这样看上去高高在上。清代贵族朋友圈流行这一款,我回去之后,立马推荐给了我的女朋友。
不过,最让我忍不住点赞的,还是上海姑娘的时尚品味。
有一位夫人,看上去已过中年,但她把发辫盘起来,外面居然包着黑色的天鹅绒发网,露出白色和浅蓝的花边。要知道,天鹅绒在1869年可是进口的奢侈品。
当然,传统到了极致,也有味道。
我在北京拍过一位已婚女子(图4),她竖着“两把头”,就是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股,梳成一个横长的发髻,用一根七八公分宽的大横簪,贯穿发髻,下面再盘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美则美矣,就是发髻在无形中限制了她的脖子随意扭动……
来中国前,我以为这里的化妆技术应该没有西方这么发达,女孩都是素颜,没想到走在街上,小清新的裸妆迎面扑来。
在广州,我遇到一位贵妇人(图5),右手摇着折扇,指甲长长的,一看就知道来自名门望族。她当场给我示范了化妆术:先用热湿毛巾擦脸,然后把一个圆盘里的脂粉放到一个化妆盒里,轻轻地按压脂粉,再小心地涂抹在脸颊上,这样,白暂的皮肤上就出现了淡淡的红色。
这是中国姑娘特有的矜持和庄重。回英国后,这批照片引起了很大反响。维多利亚女王后来邀请我成为她的御用摄影师,这些来自中国的时尚,我偷偷告诉了她,一般人,我不说!
原标题: 140年前的中国人什么样 街拍老前辈悄悄告诉你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