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饼筒
天台特有而最具特色的食品,以肉片、猪肝、蛋皮、鱼肉、豆腐片等分别与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等依照一定顺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把它烤得油光发亮,是最好的下酒物。不会喝酒的,以饺饼筒和粥而食,味道也很不错。
饺饼筒的来历:相传为济公所创。济公在国清寺为僧,见每餐剩下很多菜肴,就把这些菜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众欢迎,而被提拔为
衣钵僧。此后每逢岁时佳节,乡民往往把“饺饼筒”当作祭品。尤其在清明节、七月半、大年夜的时候,更是不可缺少。
水晶蛋糕
水晶蛋糕是天台筵宴上最富特色的点心,因它不用麦粉而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又称“天台糯米蛋糕”,深受欢迎。
主要用糯米粉、鸡蛋、白糖三种原料按相等比例拌和、蒸制而成。具有香、软、甜的特点。冷热都可以吃,更适宜于冷吃。由于糯米不易腐败,还便于携带。
猪肉麦饼
又称肉圆麦饼。取精肉剁糊(俗称“肉圆糊”)做馅料,制成体型略小。
猪肉麦饼吃法讲究,常用三只箸,左手拿一只箸按住盘内麦饼,右手拿一双箸去夹取,蘸一下酱油、醋,即可入口。还有更讲究的,称“鸡子灌"”,即在猪肉麦饼烙熟时在麦饼边沿取一小孔,倒入鸡蛋汁,使之均匀地遍布整个麦饼内,再在锅里烙一遍,然后食用。
糊拉汰
又叫“糊拉拖”。“糊拉拖”,顾名思义是把麦粉调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状,用手把它放在锅子里拖拉成圆形的薄饼,一次一个,用不到一分钟就熟。制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台乡民的家常便饭之一。天台风俗,新媳妇下厨,夫家常让她做“糊拉拖”考她的手艺。
香鱼
香鱼一月长一寸,至十月止,一年而尽,故称“年鱼”。全鱼长不到一市尺,香而无腥气,肉质鲜嫩,醇美可口,因其长有脂鳍,清燉时鱼汤上浮有一层鱼油,鲜味独具。早年,灵江产有少数香鱼,称为“雁山五珍”,但近年由于水质污染,不易看见。天台山泳溪成为仅有产地。
扁食
将各种菜肴切成粒状,再用四方的粉皮包起来,略带扁形,很像耳朵,故而得名。可以汤吃,也可以烤起来下酒吃。
胡拉沸
民俗正月十五“闹元宵”,普天同庆。可我们天台是把正月十四这一夜定为元宵节,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要吃“糊辣沸”。
传说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民众正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二碗“糊辣沸”送去。老少二人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亮眼的习俗。
做法这是一种用番薯粉或“生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黑木耳、烘鲞的,调配上一点辣椒面儿,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
什锦糕
天台原有“十景糕”,是在糕上印上天台山十景图案,后来就成了“什锦糕”,品种多样,带有喜庆色彩。“十景糕”主要用各种形状的麦粉团放到木模上印制而成。图案主要有“寿”字,“双喜”字,吉祥结、梅花,也有印成云朵形、鱼形、鸟形的,这种糕点一般是甜馅或实芯的。从外形来看,无异是一种艺术品。
习俗:新媳妇回门时,娘家总要准备些花糕、寿桃糕、元宝糕之类的东西,连同红鸡蛋、喜糖,分送夫家所在的左邻右舍,称“伴手羹”。
豆腐皮
天台山特产——豆腐皮,营养价值较高,是豆制品中的精华。中医理论认为,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热润肺、止咳消痰、养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在天台民间生产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逐步形成了许多专业生产豆腐皮的专业村,年产量近千吨。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营养价值高且食用方便。优质豆腐皮的标准是:外观呈淡黄色半透明状,质薄,手感柔韧,落水不糊,入口细腻,有香味。
小狗牛肉
“小狗牛、猴猪、拳鸡”自古被誉为“天台三宝”。三宝之冠的小狗牛是至今幸存的珍稀的山地型小个体黄牛土种,被列入浙江省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名单。因常年自然放牧、生长缓慢、皮薄骨细、肉质细嫩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清朝时被选为皇家贡品。现代也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亲点天台小狗牛送往杭州作为国宾礼宴而名扬中外。
笋茄
天台特产笋茄为天台山所特有,以毛竹笋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先将幼嫩的竹笋去皮后放入锅内,加上适量的食用盐烧开,再用文火煮六至七个小时,然后烘晒,一般需要七至十天才能烘干。
原标题: 舌尖上的天台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台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的电头。联系电话:0576-88906060,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