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嘚嘚……嘚嘚……”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的侨助工坊内,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赶订单。五十余名老人正熟练地组装着塑料夹子,他们将弹簧安装好后加上组件敲打固定,不一会就完成了不少。
“这笔订单是出口到欧洲去的,大概有230万个。从去年11月开始生产,到今年2月20日左右完成这笔订单,这些老人们一共能有大概16万的工钱。”白水洋镇侨联主席应佳翰介绍道。
据了解,下宅村共富工坊主营塑料日用品简易包装,企业将待加工产品定期运至工坊并以计件的形式发放薪酬,村民可自主来到工坊内组装、提交成品,目前该工坊已为村里超半数中老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平时在家的时候没事干,现在共富工坊弄起来我们有事情做,多的时候一天百八十块钱都有。”下宅村村民们高兴地说。
共富工坊不仅是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2022年起,临海市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深化“侨助工坊”建设,立足侨胞侨企、归国留学生等侨界人士的资源力量,深化村企结对共建,搭建资源共享、供需对接协作平台,带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为乡村共富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临海市坚持以“侨”赋能、统筹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涌现了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示范性工坊,共富工坊已然成为了村民们的幸福底气。例如,括苍镇岭溪村“侨爱·共富工坊”聚焦藤编、缝纫等可操作性产业,带动周边5个村约500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东塍镇立足特色彩灯行业打造“龙威侨助工坊”,通过工坊设立固定招工点位、“红色代跑”送岗上门等形式,帮助112户家庭实现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涌泉镇探索“侨企+工坊+农户”助富帮扶模式,吸纳了当地100多农民就业,增加村集体年均经营性收入13万元,提高农户月均收入3000元……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侨助工坊”12家,累计吸纳低收入农户329人,发放工资672万元,助力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
接下来,临海市委统战部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争取更多侨界优质资源,精准对接企业和劳动者需求,按照“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的思路,积极探索侨助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新模式新机制,持续推进侨助工坊扩面提质工作目标,进一步实现“家门口有岗、口袋里有薪、心里头有底”的侨助工坊共富梦。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