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6-88106106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台州频道 > 台州新闻
见证票房奇迹,三门档案馆惊现《哪吒》手稿
2025年02月19日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项璐 陈矜潞 尹丽霞

2025年2月18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超《头脑特工队2》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

在这一热点背景下,台州市三门县档案馆珍藏的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动画《哪吒闹海》手稿再度引发关注。这批由三门籍著名美术家倪绍勇先生捐赠的创作手稿,不仅记录了哪吒、李靖、太乙真人、龙王等经典角色的诞生历程,更映射出中国动画从传统到现代的创新脉络。

经典手稿

动画艺术的“历史底稿”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哪吒闹海》是中国首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被誉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2023年,倪绍勇先生的家人向三门县档案馆捐献了其部分电影、连环画手稿,作为《哪吒闹海》核心创作成员,这批捐赠的手稿中就包含哪吒、李靖等角色的原始设计草图、分镜脚本及创作笔记。手稿中,不仅详细地展示了哪吒、李靖、太乙真人、龙王等生动形象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还真实还原了哪吒脚踩风火轮、身披混天绫的民间传说形象、李靖融合了商周青铜器元素的铠甲纹样等要素,展现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匠心。这些珍贵档案不仅是中国动画黄金时代的见证,更为当代动画创作提供了历史参照与美学启迪。

从百亿票房看传承与突破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正是对经典IP的现代化诠释。影片延续了传统神话内核,同时注入新时代精神:太乙真人以四川方言塑造喜剧形象,结界兽设计借鉴三星堆青铜人像,特效镜头达2000个,角色数量为前作3倍,4000余人的制作团队历时五年打磨细节。这与倪绍勇手稿中“以线条勾勒神韵”的简朴技法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中国动画从手绘时代到数字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档案价值

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倪绍勇手稿的保存与研究,为当代动画产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指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是动画产业厚积薄发的成果,离不开几代创作者对文化根脉的坚守。”台州市档案馆将联动三门县档案馆通过数字化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将这批手稿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作资料并置展示,揭示中国动画“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从手稿中的一笔一画到银幕上的每秒24帧,皆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热点关注

档案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学者认为,经典动画档案的挖掘与利用,能够为IP开发提供历史依据与创意源泉。例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主创团队曾多次调研传统美术资料,其角色建模的皮肤质感、服饰纹样均参考了古代文物。导演饺子曾在采访中表示,他非常热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全系列动画作品,影片中的灵珠哪吒、哪吒耍混天绫等动作形象都致敬并传承了1979年老版《哪吒闹海》里的设计。台州档案系统将积极开展与高校、影视机构、地方剧种剧团沟通联系,建立“传统艺术文化创作档案研究平台”,推动艺术档案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

(手稿提供:三门县档案馆)

标签: 手稿;档案馆;三门县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责任编辑: 张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 台州频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