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台州的小章,12岁时只替换了8颗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咀嚼力,日常只能进食一些软食或直接吞咽,跟个老太太似的。5年过去,乳牙还有几颗没掉,掉了的牙床也没有新牙萌出的迹象。
那时,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那些本该长出的牙齿,竟然全部“埋伏”在颌骨里,形成“埋伏牙”。
“埋伏牙是指牙齿萌出期已过,却仍然滞留在颌骨中的牙齿。”接诊医生解释道,“门诊中偶尔会见到一两颗埋伏牙,但像小章这样20多颗牙齿都未萌出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医生告诉他,即使是一两颗牙齿,治疗周期也需要1到2年,而小章的情况更为复杂,难度极大。
后来,小章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台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蔡丽娜医生的门诊。“目前有23颗埋伏牙,虽然治疗难度大,但依然有机会。”为此,蔡丽娜特别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要分次拔除多余牙齿,将埋伏牙数量减到15颗,接着在牙龈上划开口子将‘潜伏’在颌骨里的埋伏牙拉出来。”蔡丽娜告诉小章,因为拉出的牙齿并不整齐,后续还需要通过固定正畸的方式调整牙齿间距和整齐度。经过充分的沟通,小章和他的父母决定尝试治疗,开始这场漫长的治疗之旅。
经过几年的治疗,小章牙齿情况大大改善,咀嚼能力也逐渐恢复。如今,他坚持完成了治疗,拥有了整整齐齐的牙齿,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蔡丽娜对小章的鼓励。数年的治疗,也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埋伏牙的病因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全身因素包括遗传、内分泌障碍等,局部因素包括乳牙未按时脱落、多生牙、牙槽密度过高等。蔡丽娜提醒,换牙期通常在6岁到12岁之间,家长在这段时间应格外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埋伏牙会对相邻牙齿产生压迫,引发疼痛甚至导致牙根吸收或形成颌骨囊肿。
如果长期不处理,等到孩子成年,可能会出现根骨粘连,再进行牵引治疗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治疗过程也更复杂。“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乳牙未脱落或恒牙未萌出,延迟超过6个月时,应尽早就医。”蔡丽娜说,定期口腔检查是早期发现埋伏牙的关键。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