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为桨,以创新为帆,在低空经济这片新兴“蓝海”中,台州湾新区正加速驶向未来。
从陆岛联运到医疗物资配送,从文旅消费再到智慧农业,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在台州湾新区不断拓展“创新边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陆岛联运
从2.5小时到25分钟的跨越
去年5月,全省首条陆岛联运无人机物流航线——台州湾新区-大陈岛低空物流航线正式运行,这也是首个“台州造、台州飞”无人机应用场景。
一架运载大黄鱼的长鹰CY-6A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从大陈岛望夫礁起飞,仅25分钟就顺利抵达台州湾新区机场,将原本水路运输所需的2.5小时大幅缩短。该无人机由北航长鹰航空科技(台州)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并不依赖跑道,具备垂直起降、航程远、抗风能力强等特点。
北航长鹰航空科技(台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春永介绍:“除了海鲜运输,后续公司将开展海岛物资常态化运送,如水果蔬菜、医疗物资等,并且还会推出500公斤载重无人机,以适应不同数量和重量货物的运送场景。”
低空医疗
为生命争分夺秒
在医疗领域,台州湾新区也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应用。去年12月,随着一架大型四旋翼无人机缓缓降落在台州湾新区三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从无人机舱里取出来自台州市立医院运送过来的试剂,标志着台州湾新区首条低空医疗物资配送航线正式开通。
该航线将常态化提供样本检测、血液急配、消供用品、应急药品等多种速配服务,大大提高了医疗物资的配送效率。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深入,低空医疗物资配送有望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和更多样的医疗需求,撑起群众健康防护伞。
智慧农业
植保无人机的“新农人”
在台州湾新区的稻田里,植保无人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利器”。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植保无人机,承载量达20公斤,按照设计路线飞行,一天可喷洒1000亩地。
企业技术总监李骏表示,公司组建了20人的无人机研发团队,投入10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目前,G50型号无人机样机已成型。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为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新场景
低空+文旅的“新风景”
低空经济不仅在物流、医疗和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还在低空消费新场景中结出“新果”。去年8月,全球首款载人“观光飞碟”在台州湾新区方特狂野大陆主题乐园实现5分多钟的“浙江首飞”,引来众多游客的惊叹。
这款“神器”由深圳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历时三年自主研制,是全球首款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除了打造低空消费新场景,台州湾新区计划携手深圳智航,在飞行器制造、应用、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合力推动飞行器制造项目落地。
人才培育
为低空经济注入“智力活水”
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去年12月,台州湾新区首期CAAC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班正式开班,标志着新区首家无人机操控员培训机构正式上线。
台州空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经中国民航局(CAAC)认证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该公司配备了一流的教员团队及先进的无人机模拟训练器,通过理论授课、模拟飞行与室内外实操相结合的多元培训模式,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训练条件。
此外,台州技师学院与美洲豹、彩虹无人机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设立实习基地、开设企业合作班等方式,共同培养空天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
台州湾新区
培植“雨林型”低空生态
近年来,台州湾新区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以无人机通航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培育发展低空经济。这里拥有省级空天产业“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省级空天产业未来产业先导区。目前,已引进航天彩虹、北航长鹰等重点企业,集聚了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80家。
未来,台州湾新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构建起“雨林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生态。
2024年,低空经济迅速崛起。作为浙江省内率先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的城市之一,台州以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积极投身于这场变革之中,致力于放大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力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我们联合台州市交通运输局推出《台州低空观察》,聚焦台州低空经济最新业态与应用,追踪行业创新实践与成功案例,权威解读政策导向及发展趋势,带您一起关注台州低空经济发展。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