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这个是头灯,佩戴在头上,这个是登山杖,方便您爬山。”“谢谢你们。”新年伊始,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海棠社区的社工们来到林瑞方的家中,为这位94岁的老人送上精挑细选的“登山套装”。94岁的老人为什么需要登山装备?他还能顺利登山吗?
原来,自1997年以来,黄岩区统计局退休老干部林瑞方一直坚持义务清扫九峰游步道及烈士陵园。近30年风雨无阻,他扫秃了自掏腰包购买的1000多把扫帚,也带动了10余位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参与清扫山路的公益队伍中,以实际行动擦亮党员底色。
清晨6时,林瑞方和往常一样穿上运动鞋,戴上头盔,利索地背起登山包,骑车从东城街道海棠新村的家中前往九峰公园。7时左右,在九峰烈士墓山脚下,林瑞方便会开始他的登山之行。九峰烈士墓主墓道有664级石阶,俗称“百步峻”。光听名字就知道从这里上山绝非易事,可是年过九旬的老人家却坚持每日登山近十年,只为完成这件事。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繁荣、稳定的今天。我们翻身不能忘本,这就是我天天打扫烈士陵园的原因。”说着,林瑞方熟练地从隐蔽处拿出“藏好”的扫把开始清扫陵园。“唰!唰!唰!”扫地声声声入耳,有力而富有节奏感。
黄岩九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烈士墓里安葬着为国捐躯的120多位革命先辈。20多年前烈士墓重修,林瑞方把区里奖励给他的1200元慰问金无偿捐献了出来。现在,明月亭旁边的捐助碑上还镌刻着他的名字。
这已经不是林瑞方第一次做好事了。1994年林瑞方就因义务清扫黄岩大桥上过报纸、电视。1997年之后,林瑞方开始打扫九峰游步道,“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这样一扫就是17年。2015年,九峰公园“百步峻”沿山改造提升工程竣工,林瑞方开始“转战”烈士墓义务清扫。焕然一新的陵园平台也成为了众多游人和市民的休闲好去处。
“因为爬山的时候常常碰到,我一直以为他是环卫工人有工资的,后来才知道他是义务做这件事,真的很惊讶。”来早锻炼的市民潘金勇告诉记者。“每天天没亮,老人就在山上了,九十几岁了身体还这么硬朗,真的不简单啊!”市民应小国也忍不住感慨。
因为地处植被茂盛的半山腰,偌大的墓园平台上常常散落着树枝、落叶,短时间内需要彻底打扫干净,林瑞方也有自己的“诀窍”。“我通常会准备2把扫帚,一把大的,一把小的。”林瑞方和记者分享,“面积大的用大扫帚扫起来方便,像这种角落里只有小扫把能够钻得进,这样不留死角。”说着,他取出捞网开始清理水中的浮叶。细心的他在每样工具上都标注了自己的姓名防止别人误拿。
在林瑞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路过的市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纷纷加入到了义务清扫的队伍中。黄岩公安分局交警直属二大队的民警管春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做公益善举的事情,不应该只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应该是多数人的力所能及。”管春华说。
九年前,管春华在爬山途中看到时年80多岁的林瑞方在打扫九峰游步道,深受触动,便义无反顾地接过义务清扫的“接力棒”。现在60岁的管春华也有了自己的接班人。“林老师他们都坚持三十几年了,我觉得这种精神应该要有人去传承。他们老一辈能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年轻一代人不行呢?”黄岩公安分局交警直属二大队民警张番去年也加入到了清扫队伍中。三十出头的他是退伍军人,也是中共党员。
九峰景区风景旖旎,但落叶积累起来容易盖住游步道,一下雨路面特别湿滑,行人很容易摔倒受伤。现在有了“林瑞方们”,上山游玩、锻炼的市民们也吃下了“定心丸”。“特别是到下半年,秋风扫落叶,满地都是枯枝。我登上第一个干干净净的台阶,就知道管师傅已经来过了。”酷爱体育运动的市民曾启顺对记者说。
“一天两天谁都能做到,但坚持到底这很难得,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退休教师梁开奋也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游步道旁的树叶绿了又黄,林瑞方也从60多岁的中年人变成了鲐背之年的老人。现在的林瑞方爬山的速度变慢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作为社区最年长的志愿者,他酷爱用镜头记录社区活动的重要时刻。时光仿佛对他格外温柔,他身上弥足珍贵的精神从来不曾老去,鼓舞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
东城街道海棠社区社工王宇霆常常在各类志愿活动中和林瑞方碰面。“林老的行为像一面精神旗帜,这份‘平凡中的不平凡’一直在向大家传递着正能量。”王宇霆说。
“林老,您打算扫到几岁呢?”记者忍不住提问。“只要身体好,我就一直扫到老,不问年龄多少。”林瑞方笑着说。注意,林瑞方用的是“扫到老”这个词,证明94岁高龄的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年轻的。谁又说不是呢?
看台州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台州频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或电头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稿件,均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并保留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的电头。投稿邮箱:1056292011@qq.com